冰心原名叫什么

冰心原名叫什么?

2012年5月31日,吴山在其祖父母(吴文藻、冰心)墓碑上用红油漆刷上了8个大字:“教子无方,枉为人表”。这一不智行为不但遭到陵园管理方的起诉,而且引起舆论一片哗然,长眠于地下的冰心夫妇被不肖孙子吵嚷得上了热搜。

“世纪老人”冰心的过往经历人生轨迹也被网络再次淘出,一位热爱一切美好事物的作家,一个最爱儿童的文学家,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翻译家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让我们打开尘封的记忆,回到民国时期冰心先生成长的岁月,全面了解冰心先生的人生轨迹。

01吾家有女初长成 武装文学皆出名

冰心先生原名叫谢婉莹,后来改名为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之爱国之意。

冰心原名叫什么 - 汇30资讯

海军家庭出身的她从小便受到爱国思想的熏陶,在军营中度过美好的童年时光,阳光、沙滩、海浪、甲板构筑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大海陶冶了她的情操,开阔了她的心胸,参加过甲午战争的父亲把爱国心强国志传承到她幼小的心灵。

她身着男军装,手持弓箭,骑上战马像假小子一样纵横驰骋,这军营历练在冰心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美好的印迹,也种下了爱国的种子。

冰心7岁便遍读中外名篇名著,夯实了文学的底色,12岁时冰心以扎实的文化成绩,通过了福州女子师范学校预科的考试,成为谢家第一个进学堂读书的女孩。13岁随父入京,14岁入贝满女中学习,18岁升入协和女子大学理预科,想做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新文化运动如火如荼,这一股爱国风刮进了冰心本就火热的心,催发了爱国种子的萌发,她马上投入时代大流,当选学生会文书,8月以冰心好笔名,在《晨报》上发表了处女作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小说《两个家庭》,作品引起强烈反响。

协和女子大学并入燕京大学后,21岁的冰心加入文学研究会。她创作的小说《超人》,引起评论界重视,小诗《繁星》《春水》相继问世,成为推动新诗发展的标杆,这些反映母爱、童心、人生的“小诗”写作成为当时的一股潮流。

冰心23岁那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向她伸来橄榄枝,她不负众望,以优异成绩拿下奖学金。

留美前后,通讯散文《寄小读者》与广大读者见面,文章把国外的见闻介绍给中国的小读者,读者们从冰心作品中看到她的一片冰心,年轻的冰心那时便已誉满中国文坛。

02赴美留学遇良缘 笔耕不辍留佳作

在赴美的杰克逊总统号邮轮上,冰心邂逅吴文藻,同去异国他乡就读,便相约互相通信,鸿雁传情。1925年夏,冰心和吴文藻又不谋而合,一起来到康奈尔大学学法语,相同的生活经历和好学,把两颗心拉得更近,不久,两人同坠爱河。

1929年6月15日,冰心与吴文藻在司徒雷登见证下完婚。当日燕京大学临湖轩座无虚席,才子佳人终成眷属。

冰心原名叫什么 - 汇30资讯

婚后一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冰心一直笔耕不辍,小说《分》和《冬儿姑娘》抨击社会各阶层的不平等现象,散文《南归――献给母亲的在天之灵》《冰心全集(三卷)》赞美大自然、母爱、童心等美好事物。

期间有段小插曲,冰心和林薇因等周末喜欢聚在一起进行文学沙龙式聚会,当时冰心写过一篇小说《我们太太的客厅》,让好事文人拆解为写实作品讽喻林徽因虚荣心强,导致不少人传言,两个才女不合互撕。

其实两人相处很融洽,冰心只是用调侃幽默的笔调书写当时民国女人的一种生活状态。

林徽因曾经送给冰心一罐醋,本是朋友之间的礼尚往来,可是民国的才女们却用放大镜把两件联系起来,也像现代人上热搜一下,夸张地宣传,于是流传下来。

其实两人在当时均在民国十大才女之列,为后世女子才学之楷模。

1940年,冰心爱国之心从未改变,她拒参“国大”代表竞选。在重庆,她加入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在福州,她从事文化救亡活动,其间还创作了《关于女人》《再寄小读者》等散文。时人称福州三大才女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