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的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的习惯?

我是夏日清风,很高兴回答:如何培养孩子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的习惯?这个问题。

如何培养孩子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的习惯 - 汇30资讯

培养孩子的同时,也要时刻谨记,家长是孩子的最好老师。良好的习惯让孩子终身受益。培养孩子快速进入学习状态,需培养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一、行为习惯

我儿子从小学一年开始,放学回家,放下书包洗完手,首先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每晚7点半左右准时坐到钢琴前,开始弹钢琴1-2个小时,不超过9点半准时上床睡觉。第二天,6点半闹钟响起床,读英语20分钟,7点吃早饭、上学,生活、学习很有规律。

二、 学习习惯

1、从小培养爱读书的习惯;2、固定时间做固定的事情,学习要有时间表;3、家长要在适当的时间放手,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 4、凡事不能半途而废,培养孩子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心。5、进行持续性的学习,只有坚持才能获得质的飞跃。

有了这两方面的习惯,习惯成自然,孩子就能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谢谢!

视频加载中...

老师来回答你。

我接触过几百上千个孩子,你这样提问你孩子大概率还在小学阶段,他应该是写作业拖拉或者学习集中不了注意力。

但是我认为你这样提问是错误的,你收获的答案基本都是指标不治本的答案。

你应该提问,如何让孩子主动学习?甚至是爱上学习?

我回答让孩子感受到家长无条件的爱。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多数孩子会自己发展的很好。

然后一个孩子的就是家长的缩影,他的品德,性格,甚至学习能力都是家长的翻版。

我说几个栗子:

我接触一个小孩,三年级,他家长委托说一定帮忙把孩子看紧一点,多打多骂,说自己孩子注意力特别不集中,回家做作业不守着不做。

通过我一段时间接触我找到了真正的原因。孩子其实本身特别聪明,字也写的特别好,学习能力超过同年级人,但就是注意力特别不集中,上课发呆写作业不是玩笔就是东张西望,然后我发现了两个细节,第一,他喜欢故意掉个东西发出一个响声,然后去捡,多次后我发现他其实是想得到别人的注意。第二,做作业时候,你不能几种注意力,我一度认为他需要通过医生帮助,但有一天我发现你只要坐在他右手边他写作业就会又快又准确。如果你离开了或者坐他后面,前面他又注意力不集中了,必须坐他右边旁边。

  • 我跟她家长沟通,问家乡和孩子相处时间多吗?爸爸和孩子相处时间多吗?
  • 妈妈回答:爸爸一年回一次家,妈妈自己开出租车经常夜班……
  • 我知道答案了,孩子是缺乏安全感,缺乏陪伴导致的这种结果。他就变现在吸引人注意啊,他感受安全感的时候就会安静写作业。再就是爸爸的陪伴带给孩子的是自律,而且爸爸在孩子心里越是一个英雄,孩子越自律,妈妈带给孩子的是自信,妈妈要多夸奖,赞美孩子。
  • 每一个孩子学习方面有问题都是家长的问题。

手打字真累,有点赞我再回来补更2020-5-16.了02:30

孩子学习成绩一直上不去,但是孩子非常努力,有什么方法进步呢?

您好!我是@暖阳鸽说教,我来回答你的问题。孩子学习非常努力,却学习成绩一直上不去,家长有方法让孩子进步,但也要做好“持久战”的思想准备。

当孩子的成绩单发下来以后,家长发现其成绩较差,不要只注意分数,应该看试卷“倒退回放”卷中失分的原因,对照孩子完成作业时的“回放影像”,前后有何变化?有怎样的变化?

(一)知识不牢固,前后不一致。

孩子的作业完成的挺好,但为什么考试时却“千疮百孔”。

1、“渗水”。孩子的知识点之间建立不全的认识,互相干扰。例如:6.25 X 0.6= 孩子往往容易得到”3.705”、“0.375”、“37.5”的答案。说明孩子的整数乘法的法则是基本掌握的,但又不熟练;现在小数的乘法中,被小数点的干扰,打乱了原有的计算思维,算到差不多时就没耐心,蒙出一个答案来。

2、“沙眼”。孩子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因越学越多的知识面,致使相类似的知识间出现了“串位”,形成了“沙眼”。例如:刚学了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S=aXb,孩子就容易把已学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C=(a+b)X2,把它们给互相“串位”套用了。

(二)方法不牢靠,应用没“联系”。

1、“脱块”。就是在孩子已学的知识块之中,因为长时间不用的知识给直接“脱块”了。比如“年月日”的内容中,应用题中提到“第三季度”,要用到计算天数时,孩子在这个问题上“脱块”了,又不会从已知的月份天数中去推算出来,也就直接写个“90天”去计算,这肯定是闹“洪灾”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