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学生讨厌学习,如何面对抗拒心理

作为学生讨厌学习,如何面对抗拒心理?

首先,我们尝试用一种不带评判的方式,来帮孩子找出成绩下降的原因。在这个问题发生之前,孩子可能遇到了一些难题,比如青春期的孩子,他要处理内心的冲突的时候,有可能会在学习方面有一些松懈;或者孩子的人际关系出了一些问题,以至于他把自己封闭起来了,无法很好地专注于学习;甚至可能是某个科目换了老师,这些都有可能会影响到他的学习成绩,这个在小学阶段尤其明显。因此在这里,我们更多的是帮他找到原因,而不是说给他一个原因。比如说:“因为你学习态度不好,不够认真,你周末看太多电视了”等等。如果作为父母,我们帮孩子找到一些客观原因的话,实际上是对他的一种肯定。同时,找到客观原因也能够比较好地缓解他学习成绩下降的挫败感。因为孩子也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学习优秀的人,我们首先要这样设定,而不是说一开始就预设了孩子是不爱学习的,这就是在攻击孩子了。

 

第二方面,解决孩子的担心。为什么要解决孩子的担心呢?因为其实父母和孩子的担心是一致的,只是孩子不一定表达出来,或者我们没有去听孩子表达自己的担心。就像我前面说的那位来访者,他成绩下降的时候没有鸡腿吃,然后家里所有人都忽略他,他也觉得很羞耻。所以学习成绩下降对他来说也有很大的担心和挫败感,他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去处理。所以在这里,当我们跟孩子找方法的时候,实际上我们是一个帮助者,但是当我们去责怪孩子的时候,就变成了一个批评者。就像我们摔倒了的时候,我们更愿意有一个人来扶我一把,安慰我一下,而不是马上说:“是因为你不好好走路,所以才摔倒的”。因此如果我们不能够理解到这一点的话,我们可能就会把担心和焦虑直接发泄到孩子的身上。

孩子总是不想学习怎么办?

喜欢玩是孩子的天性,换句话说,孩子喜欢玩是没有错的。

学习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家长处于功利的角度给孩子安排的要做的事情,所以要让孩子喜欢学习就要去培养。

拿孩子的阅读习惯举例,孩子幼儿园时期,除了游乐场,要多带孩子去书店,这里说的不是教辅书店,是那种有幼儿区的书店,小学阶段就可以带孩子去图书馆,儿童区里丰富的书籍和众多儿童的读书环境是很能感染孩子的,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喜欢看书。三年级后孩子的学习难度不断加大,孩子也能坐的住,能沉下心去看书。


作为学生讨厌学习,如何面对抗拒心理 - 汇30资讯

作为学生讨厌学习,如何面对抗拒心理 - 汇30资讯

网友你好,感谢邀请,又一个共性大话题,虽说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但其实大人也一样,比方玩手机,大人都难以做到守时自律,还想管娃,孩子怎么可能执行呢!

天才是有,但我相信,大多数优秀孩子,她们的学习都是与好的教育好的习惯分不开,父母的言传身教至关重要,尤其这个时候,我们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那么,陪伴在孩子身边,天天坚持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交流,观察孩子的喜好,规划学习和玩耍时间,切实可行。

我正在坚持陪娃一起读绘,看到孩子认真的阅读,学到了知识,还把学习当作一种惯性行为,真的很欣慰,您也试试吧@悟空问答

常言道:子不孝,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可见从古至今的教育,都紧紧围绕着孩子、家长和老师这三者之间展开!

那么遇到孩子厌学的情况,笔者给出以下几个建议:

第一,要看出现这种问题的孩子年龄处在哪个阶段,不同年龄阶段的厌学要使用不同的引导方式!例如低年龄段从激发兴趣入手,中年龄段从学习方法入手,高年龄段从学习目的入手等等。

第二,要看出现这种问题的孩子学习成绩处于哪个阶段,不同学习成绩的孩子要采用不用的引导方式!例如后进生,重点是帮其解决如何学懂这个关键点;中等生,重点是帮其解决如何提高的问题;尖子生,重点则是引导其意识到突破自己的重要性。

第三,学习是一个广泛的范畴,家长避免只把它定位于语文、数学、英语这三大主科,要兼顾到孩子在其余特别有兴趣点上的科目培养,适当予以鼓励和肯定,起到主科、副科相互促进的作用!

第四,家长要做一个具备发展的眼光,比如有的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对孩子评价方式单一,只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让孩子承受很大压力;反而我们应该适度期望才能真正给到孩子动力。

第五,老师也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帮助学生,首先是把唤醒学生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意识作为孩子的内动力,其次是把让学生感受关爱,亲其师信其道作为助动力,再次是把为学生创设发挥特长的舞台作为支撑力。

综上所述,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形成一种目标同向、工作同步、多管齐下的机制是十分必要的。遇到孩子厌学这种情况,我们大人切忌急躁,不能因为学生不想学就直接放弃,使他们半途而废。要通过教育引导,使学生始终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学生心中有了确定的目标。就会有意识地为实现目标去努力,从而表现出坚毅、顽强的勇气。而起收到关注本身就是对孩子的一种很好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