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小学了但是感觉没什么上进心,对成绩好坏无所谓该怎么办

孩子上小学了但是感觉没什么上进心,对成绩好坏无所谓该怎么办?

这确实是困扰许多家长的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孩子有了上进心就有了学习的内在动力,不用老师、家长督促,学习任务也会保质保量完成,学习成绩也不会差。对上进心不是很强的孩子来说,要培养出好学上进的精气神不是件容易事儿,但也并非不可能。有两点很重要,一是多鼓励,培养自信心。哪怕是取得点滴进步,家长也不要吝惜对孩子的褒奖。自信心树立起来了,上进心自然也就相伴而生了。二是有意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可以优先选取孩子较有优势的方面(比如体育、绘画、音乐)去参与竞争,在获得成功、获得荣誉后竞争意识就逐渐地培养出来了,然后再有意识地往学习这方面引导,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也就上去了。

你好,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希望我的分享能够带给你成功地体验。

1.孩子是一张白纸,家庭教育和社会共同来描绘蓝图。作为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都是人之常情,那就先努力做合格的父母,带头学习引导孩子热爱学习,感受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这样做比讲空道理来得更快更有效果。

2.大人看世界的角度和孩子的角度不一样。家长认为孩子热爱学习,争取考试考高分就是有上进心。但孩子根本不知道上进心是什么,有什么用,因为他并不知道努力学习的现实意义。

3.家长为孩子描述努力学习的结局,不过是家长自己看到的结论,对于孩子而言,他没有体验过的,就算点头假装懂了也还是不懂。

因此不必强求孩子懂道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学习的挫折和困难,当他真实地感受到学习成绩不好带来的影响,他就开始懂事了。

正确地引导,耐心地等待,咱们一起静待孩子的成长吧!

孩子上小学了但是感觉没什么上进心,对成绩好坏无所谓该怎么办 - 汇30资讯

孩子到了三年级成绩直线下降 ,面对这种现象你有什么对策?

为什么三年级的孩子成绩会急剧下降呢?

我们从孩子的学习内容说起:孩子在一二年级时所学内容比较基础,只要按照老师要求认真完成了作业,适当的练习,付出极少的努力,基本都能考到90多分一百分,家长觉得孩子成绩还不错。到了三年级,各科考察的更多是综合的能力,而且难度也会提升很多,需要孩子进行思考、理解式学习,这时有很多孩子就衔接不上,成绩出现落差很正常,能力发展不好自然跟不上。

具体到每一科,问题就存在在这里:

先说语文,到了三年级最大的变化是出现了“阅读理解”。既要会读还有能理解,理解的是什么?这是一个大的变化,就是内容上了一个台阶。第二,写作也从几句话变成了小文章,文章就要有个主题,就有个中心,又要组材,还要有点情感表达,这也是个台阶。如果一二年级的时候没有给孩子做好这个准备,那自然就出现了差距。

其次是英语,到了三年级,英语也是上了一个台阶。从简单的单词识别记忆、简单句子记忆到对话记忆和段落记忆,中间还会加一些简单的语法,看似是逐渐增加难度,其实还是有很大的跨越。同时带来的是词汇量和语感的很多问题。并且三年级还有听力和阅读理解,这就拉开了分数差距。所以,你看,到处都是英语补习班、辅导班,孩子整天忙得不亦乐乎。

最后说说数学,到了三年级,数学出现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就是以前学习的知识开始综合应用了!随着大量应用题的出现,考察的内容已经不单单是简单的运算能力,还要考察对于读题、理解、思考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是为什么数学的分数开始拉开距离,几道应用题的距离,足以让成绩变成另外一个水平线。

孩子有没有学习突然下降很严重,你发现的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孩子学习成绩突然下降,往往是打电脑游戏引起的。我过去有个学生叫陈大林,他一直学习很好,不知道为什么他的成绩就下降了,后来他跟他父亲讲不想读书了,他爸爸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马上和老师联系想弄清除他到底是怎么回事。有一天上完课后,我就去问他怎么成绩下降了?他不好意思笑了,他说老师我学不进去了。我说为什么?他说班级新调来个同学,带着他业余时间都打游戏了。上课的时间他就是满脑子都是游戏,打的噼里啪啦。找到了问题的出处,他父亲说知道怎么处理了。孩子的成长,一不小心就出现个漏洞,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挽回命运和前途。

对于自己家庭的经历,一个孩子学习突然的下降,无外乎两个因素,一是有很强的外界干扰,也许在学校,也许在家庭,比如说从放假到上学开始,这段时间内对于很多孩子来说,肯定很不适应,特别是男孩子,在学校里讨论放假期间的种种游戏或者玩具,造成听者内心痒痒,对于自制力不好的男孩,可能上课或者课后就不会认真听讲,造成这段时间的成绩下降;二是家庭因素,过多干预孩子的学习,孩子本身的学习是靠家长的叮嘱完成,孩子本身还没有养成自己学习的习惯,一旦家长放松,孩子也随着放松,这个就需要我们家长能够更多关心孩子,但不是过分干预孩子,学习点到为止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