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丰百岁时才发明太极拳太极剑,那他之前是靠什么纵横天下的

张三丰百岁时才发明太极拳太极剑,那他之前是靠什么纵横天下的?

张三丰是到四十岁左右才武功大成,开始崛起,慢慢一步一步打响名声,威名渐盛于江湖,终成天下第一,无人可以阻挡,甚至到了后来达到了纵横江湖难求一败、高处不胜寒的境界,到了倚天时期,张三丰甚至已经三十多年未曾出过手,无人见识过他的武功,已经他的对手早已经全部离世了。

早年的张三丰,即张君宝是少林觉远大师的弟子,觉远大师佛法高深,在管理藏经阁,整理经书的时候从《愣枷经》的夹缝中发现了斗酒僧所留的《九阳真经》,但他不通武功,认为这只是一门修身健体的法门,自己修习之后也传授给了张君宝一些呼吸打坐的法门,所以十几岁的张君宝虽然不会武功招式,但内功已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后来《九阳真经》被尹克西和尼摩星所盗,觉远大师带着张君宝一路追至华山,遇到了刚刚参加完华山论剑到处游玩的杨过夫妇和郭襄,在杨过的指点下,少年张君宝奋不顾身打败了尹克西,可惜九阳却被两人藏入了苍猿腹中,二人未能找到失望而归。

杨过和郭襄

后来张君宝从郭襄所赠的铁罗汉中学会了罗汉拳,打败了上门挑战的昆仑三圣何足道。才被火工头陀事件弄得草木皆兵的少林认定张君宝偷学武功,欲惩罚他,被护徒心切地觉得大师带着逃走。九阳尚未大成的觉远大师挑着张君宝和郭襄狂奔几十里,力竭而亡,临终默诵《九阳真经》,张君宝、郭襄和追上来的无色禅师各自记忆,张君宝记下来了五成多,这也是他日后纵横天下的基础。

在觉远大师离逝后,无处容身的张君宝原欲拿着郭襄赠的金丝镯儿上襄阳投奔郭靖黄蓉夫妇,行至武当山下时被一对山民夫妇的言语警醒,不想寄人篱下的张君宝上了武当山,在一个山洞中闭关修炼,苦学武功。

什么是书法字外功?怎么修练?

书法字外功,就是除了临帖,学习书法理论知识以外的其他知识功夫。根据本人的理解和体会,如果要提高书法的创作水平和欣赏能力,除了终生坚持临古帖,必须还要学习文学、美术、哲学、音乐等知识,自身的知识越丰富,涉及的领域越广,才能在一个领域有所建树,有所成就。所以学习书法,不是光是天天学写字,更重要的是学文化艺术知识。有深厚的文学修养,你才能用书法表达自己的感受,书法本就不是独立的艺术,书法的章法,所谓线条、浓淡、疏密、气息、韵律就是中国画的画论,而书法的节奏,牵连呼应就像音乐与舞蹈,书法的审美就是一个人的宗教信仰,哲学思想和人生观。

可悲的是现在所谓的书法家,大家、权威,要么把书法玄化,要么就是庸俗化,把中国传统艺术糟蹋胎尽。希望我们学书法的同仁,少一点功利性,多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视野开阔,知识渊博才能学好自己的专业。

汝果欲学书,功夫在书外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苏东坡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古人论书,兼论其人生平,苟非其人,虽工不贵。

就是说故人评论书法的好坏,不只是就书法说书法,而是会涉及到作者的生平,如果说人不对的话,虽然字写得好也不会被重视。苏轼这句话其实讲的就是“字外功夫”。

那么字外功夫究竟指的是什么呢?大致有三个方面:

张三丰百岁时才发明太极拳太极剑,那他之前是靠什么纵横天下的 - 汇30资讯

第一,个人人品。清朝文艺理论家刘熙载在他的代表作《艺概·书概》中说到:

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字如其人”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比如说颜真卿,他本人就是一个刚正不阿的人,他的书法也俨然像一个威严的柱国大臣执剑在朝,也正是因为他的人品清正,所以他的书法被世人敬仰。所以学书法的第一个字外功夫应该是人品,包括品德、气度和情怀,心正则笔正。

张三丰百岁时才发明太极拳太极剑,那他之前是靠什么纵横天下的 - 汇30资讯

第二,文化修养。学书法第二个字外功夫应该在文化修养上,同样看古代留名青史的大书法家,往往也是大文人,比如说苏东坡,在宋朝四大书法家里边苏东坡排第一,有人说苏东坡的书法但从技法上来看在宋朝有比他写得好的,可为什么苏东坡能排第一,这是因为苏东坡背后的文化修养。所以学书法一定要注重文化修养这一项字外功夫的修炼,对于文字学、训诂学、文学等方面要加强学习。

张三丰百岁时才发明太极拳太极剑,那他之前是靠什么纵横天下的 - 汇30资讯

第三,书法理论。理论和实践犹如车之两轮,书法理论并不是凌空蹈虚的东西,而是对书法技法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有一本书《历代书法论文选》,很不错,同时近当代也有许多不错的书法理论著作,可以读一读。

宋朝大诗人陆游有一句关于学习写诗的一个观点:“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意思是学诗不能只在格律、词语上下功夫,而是应该多在这些技巧之外下功夫。学书法同样如此,技法固然重要,字外功夫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