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习记忆时容易疲劳,怎么办

孩子学习记忆时容易疲劳,怎么办?

【优质教育学习资源观点】:要让孩子记忆时精力充沛,就应该给大脑三个一,即一“静”,一“动”,一“均衡”(营养均衡)。因为大脑作为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掌管着所有的日常基本生活的处理,如记忆、运动、情绪、心跳等,大脑如同一台机器,需要合理使用,适时维护,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效能,反之适得其反,大脑容易疲劳,影响记忆。

现代学生的学习竞争压力不断提升,要应对每天的繁重的学习任务,考试任务,周测、月测是家常便饭。尤其是小升初、中考、高考的学子,为了应对人生中的重要的必经阶段,更是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去记忆各式各样的知识点:语文、数学、英语、历史、政治等十几科,然而记忆效果得不到提高,反而引发或加重了一些睡眠问题,适得其反,进入了恶性循环。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小敏违背了大脑的运行规律,大脑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导致第二天精神萎靡不振,从而引发全身无力、焦虑烦躁等一系列不良的反应。对于小学生来说,只有保持充分的睡眠,才有利于生长发育。

要让大脑“静”下来,得到充分的休息,要做到以下几点:


1、每天睡眠时间要达到10小时。

(1) 对于小学生来说,尽量晚上9点能上床睡觉。熄灯睡觉,让一天紧张的学习神经放松下来,充足、优质的睡觉能让大脑处于协调的状态,让机理恢复平衡状态,让眼睛的眼球与睫状肌也得到充分的休息。

(2)睡觉前不要做激烈的事情。睡前避免做激烈的运动,因为会影响睡觉的质量,难以进入深度睡眠。激烈的事情,比如:激烈的运动,看激烈打斗的电视,看难以消化的书籍,听令人亢奋的音乐等等。

如何养成学习的习惯?

我很想告诉大家,“努力很重要,方法更重要”。有多少本可以金榜题名的人,因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而一落千丈。我想说的是,“找到了方法并不是最重要的,持之以恒才是王道”。

友情提示,如果你是一名初中生、高中生或者准备考研的人,我的方法其实很适合你的,不敢说我的方法是为您量身定做,但是或多或少您会觉得有用的。

那么,我们开始吧。

孩子学习记忆时容易疲劳,怎么办 - 汇30资讯


一、目标

简单的来说,“我们为什么学习?”。

我始终坚信一点,任何人做任何事都是有原因的,学习也不例外。而现在的很多人都是在盲目的学习。

你可以试一试,随便找一个学生,无论是初中生或者高中生,甚至大学生,问一问他你为什么学习?很多人的答案都是“没想过”,或者就是父母让的,其实很多孩子可能会说,我压根就不想学习,甚至讨厌学习。

而那些真正学习好、喜欢学习的孩子,会很明确的告诉你他学习的原因,可能是“家里穷,想改变命运,为了让爸爸妈妈少在田地里干几年农活”,或者是“我想象我哥哥一样考进那个985”,我还记得有一个同学,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有朝一日可以攻克艾滋病”。说是愿望也好,目标也罢,总之他们在为之奋斗。

我高中时的目标其实也很简单,我不想去搬砖送牛奶,我觉得我可以做更有意义的事;我想去一所离家不算远的985,仅仅是因为学校环境好,而且我也没看过其他什么好大学,(虽然最后我没报);我学习好的话,姥姥会很开心,我想让姥姥开心,仅此。

同学你呢?看到这里,真的希望你好好想一想,你为什么学习,你的目标是什么?

如果你真的有一个目标的话,请继续看下去,否则,就当是看一篇长笑话吧。

二、目标

简单地说,“我要超过谁?”。

当我想开始学习的时候,我给自己建立了几个目标:我的前桌女生,肉肉的,很干净,稳居班级前三名;我右边的好基友,瘦瘦的,很猥琐,常年班级中等水平,当然,他的成绩比我好很多;基友的同桌,高瘦女神范,字漂亮,常年稳居班级前三名。之所以以这几个人为目标,是因为我们每天混在一起,当然,那是我高中最开心的一段时光。

目标确定之后,怎么比较?怎么超过呢?

主动地去找他们成立学习小组,虽然不同那么正式,你可以慢慢渗透你的思想,比如说“周末我们一起我省图学习啊”,“我发现了一本练习册很棒,里面的题考试也考了呢”,慢慢的你会把这几个人拉过来,互相分享知识和资源,头脑风暴,这其实挺不错的。

但是,当时,我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分析考试了。

每次考试,我都会认真的把别人的卷子借过来,我会计算我的单选题正确率是多少,而他们三个人的正确率又是多少,每个人会在那个知识点上面丢分,而哪个知识点是大家的共性软肋。而且不要关注大家的总分,要关注大家的单科成绩。

当时的我在想:她的数学比我好,是因为她的选择题比我正确率高,而最后面的大题她也仅仅会第一个小问题,选择题每道题5分,如果我少错4道,我的分数就要好很多了,再有,每一道大题我们的状况其实差不多,确实是因为我没做出来,而学霸做出来的题其实并不是很多分,但是我因为马虎丢掉了多少分,如果后面的题不马虎,我跟学霸还是有的一拼的。同理,我计算了每一次考试跟别人的差距,我怎样才能达到中等水平,我怎样才能达到学霸水平。

当时的我很喜欢考试,期待着每一次的分析。

你知道试题分析的作用吗?

经过了分析:1、试卷的纵向比较,你可以知道哪些知识点是经常出现的,把这些所谓的“送分题”好好看看,你会发现自己的成绩并不是无药可救。2、横向比较,你可以知道为什么学霸可以成为学霸,就是因为他会的知识点是我等渣渣可望不可即的。如果你可以保证你的基础知识很扎实,所有的送分题都可以收入囊中,你会发现你已经不是学渣了,你已经是“中等生”了。3、你因为“马虎”而丢的分数有哪些?如果能保证不马虎,你的分数可以提高多少?在每一道错题上面找经验,哪怕是别人的错题,你同样可以获益匪浅。

于是慢慢的,我在后面追赶着他们,其实很简单,短时间内我已经达到了班级的中等水平。我感觉到了猥琐男冲我发出鄙夷的目光。

三、效率

必须要说的就是效率,你可以用一节课40分钟(我当时是的)去攻克一道比艰难的数学题,然后骄傲的跟同桌炫耀,虽然同桌和你都知道这道题考试时候考的可能性并不大,他还是会用关爱智障的眼神看着你。

你也可以用40分钟再熟悉熟悉自己的知识盲区,那种每次考试后会出现,但是每次考试你都拿不到全部分数的小题,特别是在你分析试卷之后,发现同伴中的三个人全都会,只有你这个渣渣会丢分的知识点。

有效的利用时间,时刻在心里算一笔账,我用这么多的时间,花费在了数学上,我的收益是多少?而同样的时间用来做一个完型,会不会更有用一些呢?我当时的想法很简单:我是一个理科生,我并不觉得我的语文成绩可以在我的努力之下突飞猛进;而相反,分析试卷之后,我觉得,我的理综成绩提高的空间特别大,如果努力学习理综,我的成绩会有很大的提高,于是我认真的学习理综。并且在丢分最多的英语题型上面下功夫。

于是不得不说效率的另一方面:碎片化的时间

其实你有很多的时间都浪费了,我很讨厌很多人学习之前的仪式感,他们会摆好水杯,充好咖啡,挑选一只最喜欢的笔,然后回复完自己所有的微信,之后昭告天下:朕要开始学习了!最后在下课的铃声中决定还是先去个厕所,回来再学习。

同学,请抓住你的每一分钟。如果我有一分钟时间,我愿意写一两个化学方程式,仅仅是加深记忆;如果我有五分钟时间,我会计算一道计算量适当的物理选择题,哪怕是我昨天做出来的,今天仅仅是为了巩固公式;如果我有十分钟时间,我会做一个英语阅读,然后对照一下答案,因为我知道,我的阅读真的是我的短板,而且是很容易提升分数的项目。如果我有四十分钟,我会选择去解决一套理综的选择题,因为我一度认为,得选择题者得理综,因为所有大题就算做不出来,我罗列一些公式还是可以得分的。

最后,请告诉我,你有课间的10分钟,你会做什么?

四、方法

没想到吧,看了这么多字,才看到方法。

当你有了远期目标,你有了学习的动力;当你有了短期目标,你有了学习的乐趣;当你知道了时间的宝贵,你才慢慢体会到什么是“废寝忘食”。但是你知道吗,如果你按照我上面的做法做,你终究只是一个中等生。这就是我在努力学习之后所遇到的一个瓶颈。

无论我多努力,我也只是一名中等生,学霸能做出来的大题,我只能写几个公式勉强得到几分。学霸能保证自己的物理多选题是正确的,而我却只是侥幸的觉得能拿到一半的分数就算是赚了。

相信很多同学跟我一样,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怎么办?

那么就分析,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明明我很努力,我也在补我的短板,为什么我还是有那么多不会的东西,拿不准的东西,似曾相识的东西?切记,这个时候最怕的就是“补课”,那是别人脑子里的知识灌输给你,要知道,别人想的东西你是很难学以致用的,只有自己脑子里的东西才能活学活用。

同学,此刻我特别想问你,你的基础知识怎么样?你脑子里的知识树是什么样的?你认真的看过教材吗?你注意过一个叫“目录”的东西吗?

当时我的做法是,给自己补课,补自己两年多落下的课程,要知道这是一件很难的事。因为学校还有自己的教学任务,老师会带着你进行几轮总体的复习。但是,我的计划是,不但跟着老师的进度走,还要有自己的进度。

我拿出了我所有的教材,然后看着目录,用十分钟好好看一下目录,告诉自己和本书讲了什么,每个章节和每个章节大概有什么样的联系,然后我给自己安排了一下任务,也就是说,这本书要几天看完呢?每个周日,我会给自己制定计划:接下来的六天,我每天看多少页,多少章节,这本书我要在多久看完。然后再下一个周日,总结一下自己的学习心得,并计划下一个月的目标。

怎么样,看着挺简单吧?但是你想过吗,你要面对的是好多门课程呢,抛去语文(不是我歧视语文,是我觉得语文的收益并不大,当然,我是理科生,你懂得),我们还有那么多课程呢,我不但要认真看书,在书上做笔记,还要做课后练习,还有顺便的背一下自己两年前没有背过的英语课文,天啊。

理综的知识点,一定要梳理成模式图,认真的想一下每个章节的联系是怎样的,然后下一次在考试中碰到这个知识点的时候,你就可以游刃有余,举一反三,其实做题挺简单的。

说实话,每天的复习任务都是巨大的,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们天可以保证在学校写完作业,并完成一部分复习计划,回家之后还有会更多的内容等着我呢,你以为凌晨2、3点睡觉就能顺利的完成任务?

其实我知道,每周我都不能完成自己给自己的任务,但是我还是给自己很重的包袱,因为我是知道的:我的时间不多了。当时离高考已经不到100天了,我要是再不拼命就来不及了,无论多么的节约时间,时间都没有因我的努力多出哪怕一分钟。现在想想,但是支持我的真的就是我的远大目标,还有身边的小team。

所以,我会告诉你,目标多重要,目标多重要,效率多重要

五、循环

就这样,我用了好久时间,总算是复习完了所有的课程,同时,在每次考试之后都会花费一定时间分析考试,当时我们班级会把班级成绩发给我们的,然后就是不断地寻找自己的弱点,弱点并不是所有你不会的知识点,是那些别人会而你不会的东西。然后加强自己的弱点,弥补自己的短板,慢慢你就会成长的。

你要战胜的始终是你自己,你要坚持的走下去,为了自己,也为了别人。

曾经看过一句话,现在是个拼学习力的时代,所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就变得很重要。

我自己的学习方式是这样的,不见得最好,但却是很适合我的。

孩子学习记忆时容易疲劳,怎么办 - 汇30资讯



列一个 "to do list "

先把一周的列出来,再量化到每日。打个比方说,我计划一周读完一本书,这本书可能有十章,我就会把它量化到每日读两章,五天读完,余下两天消化,写读书笔记。

把要学的内容统筹

所谓统筹,就是最近需要的总学习量做个评估,然后具体分配时间。比如,前段时间我要听一个网课,我估算了一下课时,有三十多节,每节课三十分钟。

我需要在半个月听完,我就把总时间估算了一下,再用番茄钟量化。

孩子学习记忆时容易疲劳,怎么办 - 汇30资讯



学习完每一个番茄钟要休息一下

依旧以我上次的网课为例,我给每个番茄钟设定了30分钟,学习完一个,我就会休息一下,听听音乐,或者干点其他事情放松五到十分钟。

接着再进行第二轮的学习,直到完成当天的任务。

孩子学习记忆时容易疲劳,怎么办 - 汇30资讯



每个周末把所有知识复盘

根据遗忘曲线,正确的复盘时间应该是第二天再看一遍,所以,我选择每周末进行复盘。把上周所学知识巩固一遍。

不过,也肯定会忘的,不过没关系,如果忘的太彻底的,我周一会当新知识在学一遍。等到周末再复习时,基本就全记住了。

再次重申一下,一定要做to do list,因为每做完一个,就用黑笔化掉的感觉,就像玩游戏升级打怪一样,真的是太爽了!

我儿子小学一年级,学习状态时好时坏,玩心太重,注意力不集中,经常走神,我该怎么做?

一年级的孩子,出现学习状态时好时坏,玩心太重,注意力不集中,这些是很常见的,不少家长就这样的问题咨询我,解决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一般要先找出原因,再去找解决的方法,其实很多问题,只要找到原因,问题就不攻自破了。

孩子学习记忆时容易疲劳,怎么办 - 汇30资讯

我一般从下面几个方面分析:

1.孩子成绩时好时坏的原因

成绩坏的时候,是因为这个知识点没掌握还是粗心大意,准确的说,粗心大意也算是没掌握好。如果孩子有知识点没掌握,尽快给孩子补上,特别是一年级的孩子,免得给以后留下问题,多引导、多鼓励。

成绩好的时候,是不是家长夸的多了,孩子沾沾自喜了,认为自己聪明,不用用心去学习了。孩子成绩好的时候要夸孩子的努力,告诉孩子成绩是通过努力付出得到的,努力才是取得成绩的基础,上课认真听讲,放学按时完成作业,这些都是学生应该做的。

2.玩心太重

小孩子,喜欢玩是孩子的天性,试问哪个孩子不爱玩,孩子是不是在惦记那个新买的玩具,还是那个新出的家长还没给买的玩具呢?

孩子在家写作业的时候,不要把玩具放在书桌旁边,家人要给孩子提供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不要做容易引起孩子兴趣的事情,例如:看电视、玩手机···

告诉孩子该玩的时候就好好玩,不要惦记学习的事情,该学习的时候不要惦记玩的事情。

可以设定一个时间约定,例如:周六下午去公园,前题是需要把作业写完。通过适当的鼓励措施促使孩子去认真完成作业。

孩子学习记忆时容易疲劳,怎么办 - 汇30资讯

3.专注力可以这样训练

首先肯定的是专注力可以通过训练来提升,我建议以游戏的形式进行。

舒尔特方格

在一个5*5的方格纸上,随意写上1~25的数字,让孩子快速找出。

一年级的孩子,可以将所学的内容写在上面,让孩子快速找出。

例如,这周学的生字,或者拼音,写25个,让孩子快速找出;

或者写25个字,其中有一个是错误的,让孩子快速找出;

也可以是一段打乱的句子,让孩子快速读出;

这些都是可以的。最好以比赛的形式,更不要逼孩子去做。

无规则的抄写

随意写一串数字或者词,让孩子去抄写,要求不能有错误,适当的设置奖惩制度。锻炼专注力和练字两不误。

听书

家长给孩子读故事,提前设定好规则,例如可以是某个字出现了几次,或者某个人物怎么了,等等,让孩子心里装着问题去听书,效果更好。

孩子成长过程也是父母需要不断学习的过程!

孩子学习记忆时容易疲劳,怎么办 - 汇30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