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到底有些什么习俗

二月二龙抬头到底有些什么习俗?

谢谢这个命题!

二月二龙抬头到底有些什么习俗 - 汇30资讯

二月二“龙抬头”各地都有什么习俗?

今天是公历3月8日~国际妇女节,同时,今天又是阴历二月初二,“龙抬头”。

一,“龙抬头”,剃龙头:二月二这天,理发店里特别忙。这一天人人都要理发。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以后会有好兆头”。

二,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山东、河北、河南、山西一带有些地方有着诸多的习俗,记得小时候,家乡大人们还沿习一些风俗:“早起拍囤头,大囤满,小囤流”;“早起敲锅底,又省柴禾又省米”;“早起拍炕沿,蝎子毒虫不见面”……体现了人们对安康幸福美满好日子的期盼……

三,二月二这天,人们都要到龙神庙或一些水域所在地,焚香上供祭祀龙神,祈求龙神兴云化雨,保佑一年有个好光景...

四,民间普遍认为,在这一南方如客家地区,在这一天传说是土地公公的生日,称之为“土地诞”。家家户户会到土地庙烧香祭祀,敲钟鼓燃放鞭炮,有时若赶上各地举办的“土地会”,更是热闹非凡……

五,也正是这一天,人们把面条叫作“龙须面”,水饺被称为“龙耳”或者“龙角”的好名字,米饭冠上“龙子”好名,煎饼被烙成龙鳞状称为“龙鳞饼”,面条、馄饨煮在一块叫做“龙拿珠”,吃猪头称为“食龙头”,吃葱饼又叫“撕龙皮”,使人听了耳目一新,都想一饱口福……

六华北一带有些地方,这一天要吃炒黄豆、炒豆萁。”这里的豆萁跟“煮豆燃豆相似~用面粉、鸡蛋、牛奶等做原料~再加一点儿盐和糖“油炸豆萁”。油烧到六七成热时下锅炸,变成金黄色后,豆萁香酥的气味在空气中飘散,令人陶醉……

感谢邀请,我思畅谈。

二月二刚过,就受邀这个问题,感觉挺有意思的。其实二月二,在我们这里,就只有一个理发的习俗。

今年谁也未料到的疫情,让宅家的日子特别漫长,在二月二的那一天,为给小宝理发,也为了回答小宝提出的“为什么要理发,为什么是龙抬头”的问题,我思查阅了很多书籍,在这里很高兴与朋友们分享一下。

一、“龙抬头”的原由。

农历二月,已进入了仲春季节,二月二处在二十四节气中“雨水”、“惊蛰”、“春分”之间,为何叫龙抬头?主要来自古老的天文学。古时,人们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星辰的位置,据此判断季节;“二十八宿”按照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划分为四大组,称为“四象”,一象有七宿,在东方的七个宿分别叫做:角、亢、氐、房、心、尾、箕;这七个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象,人们称它为东方苍龙。

在冬季,这苍龙七宿都隐没在地平线下,黄昏以后也看不见它们。惊蛰至春分期间,黄昏来临时,角宿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了。这时整个苍龙的身子还隐没在地平线以下,只是角宿初露,故称龙抬头。

二、“理发”的习俗。

二月二理发习俗的传说有很多,讲一个我思认为比较靠谱的吧。在清朝初期,清政府高压国民“留头不留发”;当时有人为怀念明朝,就在正月里不剪发,以表示“思旧”,但又不敢公开与清政府对抗,于是民间就有了“正月剪头死舅舅”的说法,一直流传至今。如此,在年三十前,大家都剪了发,一个正月过去了,恰好“二月二龙抬头”的节日,一则确有剪发的需要,二则讨个喜庆彩头,谓之“剃龙头”、“剃喜头”,期盼生活更加富足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