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的价格或者说大盘指数是由谁操纵的

股票的价格或者说大盘指数是由谁操纵的?

如果让专家来回答这个问题,他们可能会通过充分的数据或者其他来阐述并佐证自己的论点,然而在此我个人的理解是:理论上股票的价格或者说大盘的指数不是由国家或者任何人或者任何机构操纵得,它都是根据上市公司自身的一种成长及投资价值或者国名经济是否繁荣昌盛、人民生活是否富裕然后通过市场所反映再传导到股票价格和大盘指数的一种体现。公司利用上市平台进行更好的融资然后反过来做大做强自己的公司,公司既服务社会的同时又为公司和股东创造更多的利润收益,这样股票的价格和市值当然高了,反之亦然;而对于大盘指数,如果国家经济繁荣昌盛,人名富裕,自然会有更多的人来进行投资,当然市场表现出来的大盘也是欣欣向荣得,反之也是亦然。然而实际生活中并非如此,只要股龄长一点的人都经历过大一点的牛熊市,就比如近一点的2015年冰火两重天得股市来说,千股跌停、千股停牌、大盘熔断、千股涨停、政策指导、游资搅风搅雨、国家救市等,当真是一部刺激的大剧,其中功过是非自不去评判,我们只是用来表达股票的价格或者大盘指数在实际中有些时候还是可以操控得。

股票的价格或者说大盘指数是由谁操纵的 - 汇30资讯

总裁,董事长,总经理在分别行使什么权利,谁是实际老板?

董事长、总裁、总经理、监事会主席,俗称“董高监”,这是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一本书也写不完,既然是封闭性问题,简单介绍一下概念就可以了,不一定严谨,但是为了好理解,就用通俗语言来表述了。

现代企业治理结构是三权分立,互相监督制衡,以防止一股独大、一言堂,导致企业走偏。主要的治理方式是“四个会”:股东大会、董事会、总经理办公会(经营班子会议)、监事会。

股东大会权力最大,选举产生董事,董事会选举产生董事长、副董事长,任免经营班子成员(简称高层管理人员),研究公司发展战略层面的大事。监事会选举监事会主席,一般都难以发挥作用,暂且不表。总经理办公会(经营班子会议),研究如何执行董事会决议的大事和日常经营行为。

所以,最高权力机构应该是股东大会。但是,最高权力机构总要有“代言人”,其实就是股东大会选举出来的董事会。那么,董事会谁主持工作,就是董事长。所以,董事长是最高权力人。一般来说,董事长是最大股东人或最大股东代表。但在一些职业投资机构投资的上市公司,比如,阿里巴巴,马云并不是最大股东,但他可以作为董事局主席,这个有由董事会来研究决定,因为很多大股东只是战略投资,并不想直接接入公司管理和运营。

还有就是公司创始人创造的内部制约机制,比如,强哥的股票在投票时一票等于20票。比如,有些公司设置的“毒丸”计划,就是如果不让我当董事长,这个公司就玩完。还有前几年野蛮人敲门的事件,就是宝能收购万科,要罢免董事长等行为,都有一套内部机制在制约。

股市中的主力庄家到底是哪些人?

主要回答第一个问题,我们更倾向于从宏观层面上看这个谁是主力的问题。

A股市场20多年来,主力也是在不断变迁的。

1、1990年~1996年:散户江湖时代说起上世纪90年代初的股市,你能想到什么?上海的街头、汹涌的人流、还是等待证券营业部开门焦急的神情。一切都源于上世纪80年代末的国库券倒卖风潮,第一次让中国老百姓有了投资的意识。

在散户主导投资江湖的同时,1992年底,华夏、国泰、南方三大全国性证券公司成立。当时市场监管极不健全,机构一味地追求高额利润的行为,终于在1995年导致国债期货市场上发生了一场机构投资者“内幕交易”、“操纵市场”与“恶意违规”等各种行为并发的“327国债期货事件”。

经过20年的发展,A股市场中虽然散户仍占了绝大多数,但在资金层面上,散户江湖的时代将是“黄鹤一去不复返”。而且能像“杨百万”那样历经股市20年起伏的投资者可谓凤毛麟角。

2.1996年~2002年:机构坐庄投机时代

在“327国债期货事件”后,国债期货市场被关闭,大量资金流向股市,直接导致了1996年大牛市的出现。 可以说,1996年到2002年是中国证券市场上最为沸腾的岁月,与美国上世纪60年代的股市相比并不逊色,内幕交易、庄股文化盛行。这段时期也是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以及诸多形形色色的资本系最为活跃的年代。

1998年3月底,基金金泰、基金开元问世,揭开了基金业发展的新纪元。在监管层12年的大力支持下,公募基金无疑已经成为中国证券市场的中坚力量,但能否成为监管层所期待的市场 “定海神针”呢?答案是否定的。 股民们在2007年将基金奉为A股投资的坐标,“跟着基金炒股”成为流行一时的选股策略。但公募基金的信任危机却越演越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