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的孩子怎样重新培养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四年级的孩子怎样重新培养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四年级的孩子习惯养成并不难!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影响孩子的一生,习惯养成要从小抓起,否则追悔莫及。依据我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四年级孩子需要养成的各方面习惯的策略还是很清晰的。

一、学习习惯的养成:

四年级的孩子怎样重新培养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 汇30资讯

1、上课认真听讲。这个学习习惯对小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很多孩子往往是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过多,交头接耳,导致课堂听课效果很差,知识得不到很好的掌握,日复一日,就会恶性循环。对于这一点,家长一定要和老师保持密切沟通,关注孩子上课听讲情况,一旦有苗头就赶紧家校合作解决。

2、课后认真完成作业。作业需要自己记住,并条理清晰的在专门的本子上记录。回家后,逐项完成家庭作业,对于作业过程中的问题,也要督促孩子做好记录,第二天请教同学或者老师。

3、要有时间概念。很多小学生喜欢做事拖拉,作业不催不做,或者说做作业三心二意,磨磨蹭蹭,这些都是缺乏时间概念导致低效率,这是学习的大忌,高效学习必须从懂得时间合理利用开始。

4、学习环境的适应。很多孩子对学习环境非常挑剔,虽然说保持相对稳定和安静的环境对学习很重要,但实际生活中往往很难做到,这就需要孩子从小养成学习环境的适应性。不管环境发生何种变化,都应该心无旁骛的去继续完成作业和学习任务,不能爸妈打了个电话,家里来了一个客人,或者说外面发生了点风吹草动,就不淡定了。

5、学习过程的坚持。坚持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态度。在学习上更是如此,天才和普通人之间往往差别就在那一点点坚持。很多孩子努力学习一天或者一周可以,但要坚持一个月甚至一年,那就难了。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孩子学习成绩不稳定的原因。这一点上,父母要随时关注孩子对学习是否始终如一,要想办法不停的激励孩子养成坚持的品质。

四年级的孩子怎样重新培养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 汇30资讯

1、吃饭的习惯。这一点我个人认为是最重要的,可能很多人容易忽略或者说不以为然,都觉得吃饱喝足或者说家长关注着就好,其实不然。吃饭习惯反映了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和状态,就像我家孩子,整个幼儿园我都在纠正他的吃饭习惯,我明确的告诉孩子,幼儿园阶段爸妈的主要目的就是让你养成好的吃饭习惯,其他的都不重要。挑肥拣瘦、偏食,吃饭注意力不集中,一顿饭磨蹭半天还没吃完,或者说做不到细嚼慢咽,喜欢吃高热量的垃圾食品等,这些问题都必须得到纠正。

2、生活自理能力。一般情况下,小学开始前孩子必须要做到自己穿衣服,自己刷牙,洗脸,自己整理床铺和个人用品,到了小学后更要自己洗澡,自己知道什么时候换衣服,如何做到穿着整洁,上学保持良好形象。很多孩子到小学了,整天身上还脏兮兮的,父母不提醒都不知道更换。

3、作息要规律。良好的作息时间安排,有利于身体成长,有利于保持旺盛的学习精力。从早晨起床,吃饭,出门上学,到晚上吃饭,作业,娱乐,睡觉等都必须有严格的时间安排,并始终如一的坚持下去。

4、要做到礼貌待人。这是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范畴,也是生活习惯养成的一部分。从小要养成谦虚谨慎,礼貌待人,才能更好的融入集体,才能赢得大家的好感,自己也会建立人际交往自信,从而促进学习和成长。

如何克服孩子学习依赖性?

学习上依赖父母的孩子,其它方面肯定也会有依赖父母的习惯。这是当今很多孩子身上都存在的共性问题。我今天选择几个实例进行回答,希望广大父母深思,并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一、都是溺爱惹的祸

一位母亲为孩子伤透了心,在心灰意冷的情况下去找心理医生。医生问:“当孩子第一次系鞋带时,打了一个死结。之后,你是不是再也不给他买带鞋带的鞋子?”母亲点头。医生又问:“孩子第一次刷碗时,打碎了一只碗,从此以后你是不是再也没有用她刷过碗?”母亲说是。医生接着问:“孩子第一次整理了自己的床铺,你觉得不整洁,从此你干脆代替他叠被子。是吗?”这位母亲惊愕地看了医生一眼。医生又说:“孩子长大后找不到工作,是你动用了自己的关系和权利,为他谋到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位。现在却为孩子的适应能力太差而感到恐慌了!你怕他失业,娶不到媳妇,怕他以后很凄惨……”这位母亲惊愕地从椅子上站起来,凑近医生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医生说:“从那根鞋带知道的。”母亲问:“我以后该怎么办?”医生答:“当他生病时,你带他去医院;他想结婚时,你给他找媳妇;他没钱时,你及时给他送钱。除此之外,我也没有办法。”正是母亲这种不肯放手让孩子自己为自己的未来负责的爱,害了孩子,使他适应外界环境的意识和能力长期处于停滞或休眠状态,最终成为“溺爱”的牺牲品。

二、一对母子的惊喜

有一位妈妈领着四岁半的孩子去游玩,遇到一个土坑,孩子非要下去玩。当孩子玩的高兴时,母亲躲到了不远处的地方,不让孩子看到。孩子玩够了想上来时就开始喊妈妈,妈妈却不吭声。孩子就开始直呼其名,母亲还是不理。后来,孩子连哭带骂:“坏妈妈,大坏蛋!呜呜……”可无论怎样喊都不见母亲露面。孩子只好自己想办法,借助土坑里一个小阶梯,就手脚并用爬出了土坑。当他发现母亲就在不远处蹲着时,便惊喜地扑上去,高兴地举着小拳头自豪地说:“我是自己爬上来的。没有妈妈,我自己也能爬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