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高三了,周末回家还是不学习,只想打游戏,父母该怎么办

孩子高三了,周末回家还是不学习,只想打游戏,父母该怎么办?

我孩子就是这样,周末回家经常是抱着手机追剧。妈妈说她两句,她就给顶了回来:“我在学校从星期日晚读到星期六下午,回家放松一下你们就说说说!”

孩子高三了,周末回家还是不学习,只想打游戏,父母该怎么办 - 汇30资讯

孩子说得也没错,已经在学校一星期都有六天全天候地投入学习之中了,难得回家放松一下也是正常的。可是我们为什么那么着急呢?毕竟是高三了,家长比孩子更紧张呢!

父母过分紧张,更会让孩子烦躁不安,给孩子增加不必要的压力。这时候,家长就应该冷静下来,想想如何才能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回家,多跟孩子交流,聊聊学校的新闻,说说自己的故事。我孩子在一中读书,每次周六下午去接孩子,孩子都会愿意和我聊起学校一周来的事情。有时也说得心花怒放,有时也说得很是自豪,有时也会些许叹息。对她的爱好对她的进步,及时地加以肯定;对她的不足,不断地给予鼓励。我觉得,这样对孩子紧张的学习压力也能起到一定的缓和作用,也拉近了家长与孩子的距离。

男孩子只想打游戏,女孩子只想追剧,你说他也没用,只能适得其反,不如让他自己玩去,也适当放松一下身心。当然,可以征求一下孩子的意见,允许玩手机,放松放松,你自己控制个时间,两个钟头吧?看似征求,实则限制了玩手机的时间。不管孩子愿不愿意,我觉得他都会有玩两个钟头的意识。一定不能把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相比较,人家都在读书,你还在游戏,这样更易激起孩子的叛逆之心。如此几次,孩子也会自己放下手机学习了。

另外,还可以让孩子与同学多交往,潜移默化中让孩子跟着同学投入学习之中。同学是非常好的榜样作用,能够有效地让孩子无理由地进入学习状态。

不管怎样,对待孩子的游戏追剧,虽然到了高三,家长也一定不能太过着急,要静下心来,耐心、细心、有爱心地加以引导。操之过急才是火上浇油呢!

你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一起分享一下哦!

孩子不爱上学无非那几种原因:

1.对校园环境和气氛不适应。

2.学习成绩跟不上,无法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兴趣。

3.有自卑心理,破罐破摔。

4.沉迷游戏,在游戏中找到乐趣!

找到孩子症结所在,那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了

怎么说呢,学习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是条很好的出路,不一定非要走学习这一条路才有未来,如果孩子爱好打游戏,或者在游戏这方面确实有天赋,以后可以通过游戏实现财富自由,走向人生巅峰也无可非议,但是如果痴迷游戏,不务正业可以进行心理疏导,面对面心平气和的聊一下,探讨一下孩子的内心,针对性解决问题。

第一个失败了,可以考虑要二胎了

吸取第一个失败的经验教训,第二个加油努力吧

虽然这么说,我当初好像也光想着打游戏啊?

唔......

还好当年二胎没有开放啊,哈哈

我当初高三辍学没有参加高考

后来自己自学了点技能,在各地工作游历

现在30多了活得还行,具体不描述有炫耀嫌疑

我只是想表达,成绩并没有你想的那么重要

当然,当年我爸也是差点杀了我~~哈哈哈~

孩子马上上六年级了,不想学习,光玩儿手机,该怎么教育,脾气还特别不好?

。。。这是个问题,需要多多指引该是。小孩子可以玩手机娱乐,但是不能过,应该有度,建议,可以商量学习一小时后可以玩手机半个小时,这样,如果刚刚开始可以把玩手机时间定为一个小时,后面慢慢减

谢谢邀请!我想借用我给孩子们讲专注力的要求,来谈谈对以上问题的回答。

第一,家长自己要有清醒的认识。常听到家长和老师在点评一个不用功的孩子时,会说这孩子其实挺聪明的。我过去也常常感觉一些学生看似很机灵,但学习却总提不起来,再仔细观察他们的课堂表现,经常走神;再看看他们的假期作业,都是明显的应付了事。

我已经非常清楚:学习欠主动、不专注、怕吃苦是这类孩子的通病,而恰恰更糟糕的是,他们从小被家长和老师灌着“迷魂汤”,一直沉醉于“自己很聪明”的幻觉中,久了,懒惰成了进步的杀手,马虎成了成长的死敌!在学习上,他们变得越越来越不自信,进而只能在其他方面寻求关注和安慰,从而愈发丧失进取心,最终成为家长和老师的“一声叹息”。

第二,要让孩子有明确的认识。在教孩子们阅读完王安石的《伤仲永》后,我特意讲到了此类现象,讲到了方仲永本是天才儿童,最终却“泯然众人矣”,是因为其父“不使学”——他的父亲贪图小利没让他坚持学习;他自己“受于人者不至”——没有很好的接受教育。可见,一个人的天赋是有限的,后天的努力才是进步成长的关键。

我提醒孩子们说:千万不要认为自己很聪明而放弃努力,千万别让自己成了“张仲永”,“李仲永”!要知道,真正聪明的人,是善于管理自己,能够合理分配和利用时间,积极主动的去学习的人!

第三,要对孩子有严格的要求。庄子在《齐物论》中提到一个“吹万不同”的现象,说的是同样的风吹万物,声音却迥然不同。我们同班的同学,在学校的学习时间是一样的,老师也是一样的,课堂学习的内容也是一样的,如此相同的外部环境下,决定最终成绩的优劣,则取决于课内我们的专注程度和课外的主动程度。

我今年高三了,每天晚上都会莫名烦,学不下去,我要废了,我该怎么办?

你好!我是老师,自己的孩子参加过高考的,我可以告诉你怎么做。

当你想学的时候,好好去学,当你心理烦躁学不下去的时候,那就停下来,休息一会,用你自己的放松方式,可以小睡一会,可以闭目养神等等。

其实,你紧张有压力,其他的同学也是这样的,可能有的还不如你。你不要觉得其他人都比你强,根本不可能。

如果学校安排有休息的时间,可以和父母或同学一起爬一次山。登高远眺,自然会看的更高更远,心胸更开阔。你会觉得,世界很大,人并不大。人总是在自己的世界里,做着自己的事情,无论成功失败,都会成为过去。

高考越来越近,是有压力。但是高中在人的一生当中只是一个阶段,它也会成为过去,高考只是一个节点,考的好与坏,并不能决定命运。马云高考三次才上大学,这并没有影响他的成功。

休息调整后,你只做好眼前该做的和能做的,克服掉一个知识点,就当作又扫除了前进路上的一个障碍,或者又消灭了一个敌人,把目光放在学习的过程中,每天的努力,都是为了更好的走向终点。高考只不过是一个阶段检测而已,大不了从头再来!

不要再想学不好就废了,根本谈不上。

谢谢邀请,非常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高三学生由于时间一天天流逝过去,而复习的效果好像昨日下降,学习压力大、心烦,整天生活在后悔和恐慌之中,这种现象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心理学上称之为学习焦虑。

学习上的焦虑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对昨天的某些学习感到遗憾;二是对明天可能出现的情况感到恐慌。

其实,今天之所以遗憾,是因为当昨天是今天时,你没有把握住;而今天就是明日的昨天,今天你把握的不好又将成为明日的遗憾。

所以,如果你今天听课时仍在为昨天的一次考试失败而焦虑,那么,今天的课你也没有听好,又将成为明天的遗憾。

你在做今天的作业时,却焦虑着明天的竞赛,那么,明天令人担忧的局面可能真的会出现。

局里夫人一生遇到很多不幸,受到不少挫折,可他她一如既往继续向着自己的目标攀登,并没有因为焦虑而精神崩溃;杨振宁教授一进实验室就是一个星期,靠啃干面包、喝白开水充饥止渴,他也没有必焦虑困扰。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时间去享受这一份儿“奢侈”,他们更珍惜手中掌握的今天,更看重正在做的这一切。

因此,为了避免明天出现更多的遗憾和焦虑,就要放下包袱,从现在开始,让自己忙碌起来。把学习生活安排得尽量充实严谨,享受紧张、体验充实、欣喜与收获,唯独不给焦虑留出时间。

关注@百川谈教育,讨论教育话题,谢谢评论,点赞!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