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印度的制造业

如何评价印度的制造业?

莫迪当选印度总理以来,提出“印度制造”的口号,力图把印度制造业发展起来,吸引国际企业投资印度。莫迪曾提出每年创造一千万就业岗位。在提出改革目标后,莫迪着手钞票、税制改革,以降低企业的税负负担,增加对企业的吸引力力。

其次,莫迪政府希望提升制造业在GDP中的比重,振兴制造业。目前来看,印度在制造业振兴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距离目标还远远不够。首先在手机制造上,印度的一些较为廉价的手机开始攻占周边发展中国家,市场占有逐渐增加。其次,印度的药品和纺织品因为成本低廉的优势也在国际市场上相当受欢迎。

但是,这远远不够。印度的整个制造业仍然不理想,发展缓慢。增速逐年走低,而且,印度的制造业从业者面临较大范围裁员的危险。这与莫迪政府的初衷有了较大背离。

印度或许觉得凭借巨大的人口优势可以在制造业中快速崛起,带动经济增长,成为一个制造业大国。

但是印度需要认识到的的,制造业的发展需要良好的内部的印度。如印度的教育远远没有普及,员工综合素质和劳动效率是印度业发展的弊端,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制造企业管理成本上升,影响企业新的投资。

其次,印度基础设施落后,比较典型的是电力供应不足,这对制造业长期稳定生产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还有大家b比较容易忽视的一点是,国际上竞争制造企业的国家越来越多,大家都认识到制造业对拉动就业,创造价值的重要。印度如今想从不同国家争夺制造企业,也是难上加难。

总之,印度制造业发展任重而道远,面临困难重重。印度最大的优势或许来自于一个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国家,有充足的年轻化的劳动力人口。

印度1月份制造业PMI大幅上升至55.3,连续30个月处于扩张状态。你怎么看?

根据印度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印度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上年12月份的52.7升至55.3,2012年1月份以来的最高,也是印度制造业连续30个月处于扩张状态,这对印度经济可以说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当然,仅凭这个数据就说印度经济回暖还为时尚早。

如何评价印度的制造业 - 汇30资讯



莫迪政府非常重视制造业的发展,为此还制订了“印度制造”计划,力争在2025年把制造业占GDP的比重提升至25%,但莫迪第一任期已经结束,而印度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依然保持在16%左右,因此即使印度制造业PMI创下2012年1月份的新高,也不能说明印度经济就发展得很好。

在2019年,印度经济突然失速,经济增速每况愈下,其去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速为5.8%,二季度为5%,三季度仅为4.5%,逐渐的放缓,与过去几年7%以上的高速增长渐行渐远,有关机构预测,2019年。印度经济增速只有4.9%左右。由此可见,印度经济不会因为制造业PMI的高位而发生很大变化。

印度经济扩张主要是人口红利的飙升。类似于中国开放初期的人口红利爆发,人工成本十分低廉,经济增长,消费增长,投资猛增,形成正循环。

印度2020年1月份制造业活动扩张明显,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上年12月份的52.7升至55.3。这是这一数据2012年1月份以来的最高,也是印度制造业连续30个月处于扩张状态。

印度经济增长动力来自于消费市场需求的明显提升,促使企业采取更多的投资,从市场增加更多雇员。投入成本的降低和海外市场订单的增加,都提高了企业家未来的乐观情绪。

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国家,截止2020年02月04日,中国以 1,400,050,000 人位居第一,成为亚洲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以 1,354,051,854 人位居第二,印度人口近几年才开始暴增,以年轻人为主,正是人口红利高峰期,人工成本的低廉,大量外资涌进印度市场投资。印度2019年4-9月份外国直接投资(FDI)同比增长了14.7%,达到260亿美元。虽然绝对量不大,但增速令人意想不到的高,外资涌进印度,不仅带来新技术,还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催生印度居民收入增加带来消费的增长。

印度人口红利估计还会有几十年的时间,因为印度没有控制人口增长,但是人口的过快膨胀,一旦人口红利消失,进入老龄化社会,印度经济就会陷入低迷。

首先必须要说制造业PMI的数字变化确实能够带来对于制造业整体的预期变化,但是两者却不一定完全相关,我们看到印度的制造业PMI数字已经连续30个月处于扩张状态了,这30个月的时间里想必包括2019年全年,但是在2019年印度的经济增速却出现了明显的腰斩,一度跌落到4.5%左右,而且直到去年年底,对于2020年印度经济增速的预期还维持在4.9%左右,没有回到过去的高速增长状态。因此可以认为印度制造业和整体经济都将保持长期的低迷,不会因为制造业PMI的高位而发生变化。

制造业PMI数字本身是市场对于经济未来远景的一个预期,代表着制造业投资者愿意投入更多的资金来进行扩张。因此这一点在印度现在的经济环境下也是成立的,因为对于印度经济保持了一定潜力,这个事实是市场上所有人都认可的。

一方面是印度没有出现明显的居民生活水平改善,因此劳动力保持低廉将持续一段时间,另一方面是在欧美大量流动性注入之后,整体的新兴市场预期都出现了改善,因此印度的制造业PMI数字出现回升是非常正常的。再加上去年年底欧美市场订单数字的回暖,让印度这种外向经济体得到了支持,所以暂时的回暖是非常合理的。

不过相对来看,印度经济仍然面临比较大的下行压力,一方面是短期的订单数字不能支撑长期的经济增长,在2020年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会逐渐增大的,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印度经济承受的逆风还是比较明显的,另一方面是印度经济增长的动能现在已经基本消失了,未来如果不进行深入的经济结构调整,可能经济增长的速度将无法出现再次的提高,所以PMI数字本身的上升,对于印度经济来说,可能利好作用并不明显。

印度基础设施本就薄弱,随着我国压缩低端制造业的空间,制造业要求的就是人员工资低,人口红利,放眼亚洲,也只有印度符合要求,所以很多低端制造业都去了印度,但由于印度治安问题,他们是否能长久承载制造业的转移尚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