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失联北大女留学生唐晓琳被确认离世,她生前可能面临哪些巨大压力

在美失联北大女留学生唐晓琳被确认离世,她生前可能面临哪些巨大压力?

10月10日上午,《侨报》记者致电该系主任办公室,办公室人员证实邮件的确实是由他们发出的,并称犹他大学警方从旧金山警方获得消息,唐已经死亡。同日,犹他大学新闻发言人珀斯(Annalisa Purser)向《侨报》证实,唐晓琳被警方证实已死亡。

《侨报》记者同时联系了旧金山警察局,了解唐晓琳失踪案的最新情况,不过目前尚未收到回复。中国驻旧金山总领馆表示,唐失联后,领馆同其家人保持着密切联系,愿意为其提供必要的协助。

四天前,据唐晓琳的朋友在微博上透露,失联已8天的唐晓琳留下的最后踪迹是,10月1日,去往了金门大桥南侧的迎宾中心。那里是她曾在给朋友的留言中说要去结束生命的地方。记者在Uber的司机论坛上,同样找到了该寻人信息,但发表时间比微博上的信息更早。

四天前,据唐晓琳的朋友在微博上透露,失联已8天的唐晓琳留下的最后踪迹是,10月1日,去往了金门大桥南侧的迎宾中心。那里是她曾在给朋友的留言中说要去结束生命的地方。记者在Uber的司机论坛上,同样找到了该寻人信息,但发表时间比微博上的信息更早。

在美失联北大女留学生唐晓琳被确认离世,她生前可能面临哪些巨大压力 - 汇30资讯

图为自称是唐晓琳朋友的网友在Uber司机论坛上登出的寻人启事信息。(网页截图)

当地时间10月4日下午12点31分,来自波士顿、一位自称是唐晓琳朋友的网友用英文写道:当天唐晓琳花了大约5美元,乘坐了一辆uber到达迎宾中心。他还在寻人启事中提及“唐晓琳处于忧郁症中,可能会伤害自己。”“提供任何线索都会给予很高的奖赏。”

15分钟后,这位网友更新状态称“我们在警察局,但是需要时间来通过法律程序。”晚上九点再次更新称:“警方已接管该案,谢谢大家的帮助。”记者同时注意到,曾在脸书上登出寻找唐晓琳状态的几位网友,都删去了该信息。

“真的是不知道说什么了,多好的一个人,”在得知唐晓琳的死讯后,一位自称是唐晓琳的高中同学的网友对《侨报》记者这样说道。她表示,高中时代的唐晓琳在班级里是一个没有存在感的人,很安静,但“大家对她印象都很好。”

据另一位唐晓琳的高中同学透露,唐可能长期抑郁,“初中时就偷偷割过脉。”就此《侨报》记者向唐晓琳曾经就读的龙口市第一中学了解消息,但校方表示,唐晓琳的高中班主任目前不在学校。

图为犹他州大学对唐晓琳和病毒学家Saveez Saffarian(图片左起:第二)研究项目的介绍,“可能解释了一组包含埃博拉病毒的病毒如何复制,使人生病”。(网页截图)

在犹他州大学的官网上,还可以看见唐晓琳过去的照片和所取得的成绩,照片里的她总是面带微笑,看不见一丝阴郁的气息。

08年本科毕业,博士一直到17年都拿不下来,还有不少媒体自媒体评论说海外留学生要注重心理健康。你9年了博士还毕不了业还没法工作,你有什么方法能保持心理健康吗?当然没有。

在海外还有一些额外的压力,比如你无法放弃博士学位,因为这意味着你很难拿到身份,也就没有工作,也就只能回国,接近十年的奋斗失去了路径和目标。尤其是对于一个站在中国智力顶端的北大学生来说。

人们对于博士也有很多误解,作为一个博士,怎样才能出学术成果并准时毕业?原因按重要程度排序如下:

1.导师比较善良,不卡你,不分派你做发不出论文的杂活。

2.方向正确,选择了正确的专业与正确的研究方向。

3.自己努力,有一定智力。

对于不了解博士研究的人来说,他们往往只认可第三点,你拿不到博士,说明你不努力,或者说明你笨。但现实中,这并不是那么重要。

唐晓琳的问题其实就是摊上了一个严厉且并不关心她何时毕业的导师,以及选择了一个几乎完全无法发出论文、也很难出成果的研究方向。导致她长期毕不了业。至于努不努力,我不知道,但从目前看来,她努力与否都不会改变这个命运。

美国的大学枪击案,有一块就是因为博士心理问题所引起,从早年的卢刚事件到去年的UCLA印度裔博士Mainak Sarkar的枪击事件。

用某个网站,给研究生建立一个“是否会拖学生毕业”的老板的评价和档案,拖毕业的老板新的博士生不要报考。这种制度建好了,才能缓解类似的问题。

唐晓琳被美国校方确认死亡,失踪前她经历了什么?

近日,一则寻人启事突然出现在社交媒体上,发帖人是唐晓琳的同学。

10月9日,就在美失联的中国女留学生唐晓琳的最新动态,日前有自称是其同学的网友发声表示,该名北大毕业生曾于10月1日下午在金门大桥下车。据悉,唐晓琳曾表示想要在金门大桥结束生命。

目前,各方正加紧搜寻其下落。从已知的唐晓琳的经历来看,她度过了漫长的读书生涯。

根据寻人启事中的信息,2004年她进入北大就读空间物理专业,2008年本科毕业后去往美国读研究生,至今已是第9个年头。她今年已经30多岁。

从时间上推算,这是她攻读博士学位的第7年,但仍未毕业,其或面对巨大压力。海外网10月11日电 10日,美国犹他大学在邮件中表示,来自中国的研究生唐晓琳已离开人世,但邮件并未提及唐晓琳的具体死亡原因及在何时何处发现遗体。10月12日,美国校方证实,唐晓琳已在美国自杀。

据小编个人猜测,唐晓琳可能压力过大,这可能是唐晓琳之所以选择死亡的导火索。

学生赴美读书一般都有着很高的期待,特别是像唐小姐这样出身中国最顶级大学的学生。但是美国的博士研究生项目虽然基本上不花学生自己的钱,但是却比不得本国的学位。

美国人的博士,需要的是真的能够静下心来做研究的学人,在严格的培训制度之下,如果没有真实的有效的成果,导师是很难给自己的学生结业的。

而唐晓琳所读的专业,是热门但是很难的生物物理,在她选择死亡的这一年,已经是自己读博士的第七个年头,但还是看不到结业的希望。一个弱女子,在美国已经学习了七年,但是还没有拿到教育证书,其所受到的压力可想而知。

其实,有这种压力的不仅仅是唐小姐一个人,而是很多留学生群体,其中不乏国内名校出身,但是赴美赴欧之后因为研究成果欠缺或者因为各种不可控因素而导致无法毕业,最终流落到甚至在国内找不到一份很体面的工作。

一方面名校结业,心气高;另一方面却面临着现实的生活压力,再加上在异国他乡,无人倾诉,所以很容易走向极端。

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留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