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议会叫停硬脱欧,首相约翰逊坚称死也不软脱不辞职,法国又拒绝延期。这死局咋解

英国议会叫停硬脱欧,首相约翰逊坚称死也不软脱不辞职,法国又拒绝延期。这死局咋解?

英国的脱欧大业,已陷入了“局中局”的黑洞,真正进入了连环套式的死局——

首先,英国议会上下议院一致通过了《延迟脱欧法案》。啥意思?等于是判了“硬脱欧”的死刑。今天是9月9号,下议院将再次进行表决,估计没有任何悬念。该议案要求将脱欧的时间再延迟三个月,即到明年的1月31日,以便腾出时间来与欧盟进行再谈判。随后将报请女王陛下批准,该议案将正式成为法律——下议院已掌控了脱欧的主动权,如果首相约翰逊胆敢违背,就可以将他告上法庭,他是吃不了兜着走。

其次陷入了执政危机的是首相约翰逊。面对在下议院接连的三重失败,他还跑到苏格兰去散心,在农家的牛圈去“斗牛”,甚至在一个小镇上被路人甲怒怼。约翰逊在一次演讲中明确表示:即便死也不会延迟脱欧,昨天他又信誓旦旦的说,他不会主动辞职。由于21名保守党议员的集体反水,约翰逊已经失去了对下议院的控制权,事实上已经成了跛脚鸭,已经陷入了执政危机。不知他还如此嘴硬的底气从何而来?

最后,就在昨天,法国外长明确表示:对英国的延期脱欧说不?也就是说,要么英国在10月31日按既定方案脱欧,要么不脱就拉倒。欧盟有一条明确的成文规定:任何一个成员国都有一票否决权。也就是说像英国脱欧这种大事的任何方案,必须是另27个欧盟成员国一致通过,任何一个国家说不,就全否了。这就是前首相特雷莎梅为什么要花三年时间和27个成员国一对一谈判的原因。何况法国和德国是欧盟的双引擎,具有绝对的发言权。

英国即将实现硬脱欧,特蕾莎.梅能力挽狂澜吗?

4月10日传来了新消息,欧盟委员会经过27国表决后决定,允许英国拖延至6月30日脱欧。而英国方面,首相特丽莎·梅则接受了这一协定。这意味着脱欧变成了拖欧,现在变成了一拖再拖。而英国脱欧闹剧的第一季,也大概结束了。接下来是,6月即将开始的第二季。

4月10日传来了新消息,欧盟委员会经过27国表决后决定,允许英国拖延至6月30日脱欧。而英国方面,首相特丽莎·梅则接受了这一协定。这意味着脱欧变成了拖欧,现在变成了一拖再拖。而英国脱欧闹剧的第一季,也大概结束了。接下来是,6月即将开始的第二季。

英国议会叫停硬脱欧,首相约翰逊坚称死也不软脱不辞职,法国又拒绝延期。这死局咋解 - 汇30资讯

题主所说的力挽狂澜这一概念是不存在,特丽莎·梅与英国议会之间的矛盾,是在有协议脱欧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满足哪一利益群体的利益,而欧洲与英国之间的矛盾,是在脱欧的情况下,如果最大限度地满足欧洲地利益。

因为脱欧,是英伦人民全民公决地结果,是政府发起且认可地民众公决协定,具备国家法律效力。除非进行第二次全民公投,否则脱欧是英国必须会发生的情况。没有哪个英国政党敢冒着被英国人民抛弃的风险敢呼吁进行第二次公投。

所以,脱欧一定会发生,但是什么时候发生,就是欧洲权力的游戏。从第一季脱欧闹剧来看,英国已经两次拖延并且超过了限定日期,第一次是3月29日,第二次是4月11日。目前大家记好,下一次的截至日期是今年的6月30日,上半年最后一天。

英国政坛互掐

英国政坛内部的矛盾主要来自于执政党保守党与最大在野党工党之间的矛盾,矛盾的原因是特丽莎·梅所在的执政党保守党倾向于无协议脱欧,或者低限度协议脱欧。而工党则要求执政党在协议设定时必须保证英国工人的利益,所以关税协定脱欧,或者深度协定脱欧,成了英国内部的主要矛盾。

这一矛盾也算清理之中,因为多年的欧盟形态,使得英国国内的资本势力形成了三种形态,一种是深度与欧洲合作,一种是浅层与欧洲合作,最后一种是与欧洲企业竞争。在这种生态之下,亲欧企业不愿意因为脱欧之后负担劳动力成本的迅速上升以及欧盟关税的负担,浅层合作企业不愿意承担脱欧之后的国界效应带来的市场隔阂与金融负担,而敌欧企业则希望彻底无协议脱欧并通过关税的形式让自己得到保护并享受价格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