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刚刚上小学却天天上学迟到,总是催促会不会产生逆反心理

孩子刚刚上小学却天天上学迟到,总是催促会不会产生逆反心理?

上学迟到的好处在哪里,坏处是什么,家长是否清楚?

孩子刚刚上小学却天天上学迟到,总是催促会不会产生逆反心理 - 汇30资讯

笔者的建议是不催促,今天晚上睡觉前,郑重严肃的和孩子说好:明天早上只叫一遍,如果不醒继续睡,后果孩子自己承担。

想和这位家长说,上学是孩子自己的事,做为学生,不迟到是本份,没有商量回旋扯皮的余地。

孩子上学了,就是一个有着社会身份的人了,什么社会身份?学生。

家长首先要尊重孩子的这个社会身份,不要把孩子当成哄骗恐吓的对象,哄孩子上学或是威逼或是利诱孩子上学。

学生是孩子从家庭走向社会的过渡身份,培养孩子的自尊,引导孩子自己对“学生”这个身份产生敬畏心理,有了学籍,意味着孩子有了义务和责任,大事上有原则、有底线,比如上学不能迟到。

上学不迟到是守约守信行为,尽早培养,不是小事。

上学不迟到是尊重自己、尊重老师、尊重同学的行为,一个没有自尊,不懂得尊重他人的人是集体或团队里不受欢迎的人,想赢得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学会自律。

如果明天早晨迟到了,后果让孩子自己承担,家长也要接受,这是一个训练的过程,以前的放纵造成现在的困境,家长需要正确看待。

然后继续,明天晚上再来一遍,直到孩子在“迟到”这件事上自省改正为止。

如果老师和家长说这件事,家长要明明白白告诉孩子自己被老师批评的感受,讲清楚迟到的弊端,比如老师不喜欢迟到的孩子,同学们也不喜欢迟到的同学,所以努力做到不迟到,让老师和同学乐意接纳孩子,孩子在班里才能心理愉快然后愿意上学、专注于学习。

家长不要包办代替孩子该承受的责任,该付出的代价,孩子越早明理守规则,将来获得幸福的能力越强。

学生经常迟到,联系家长,家长说“是老师该怎么管就怎么管”,他们也没有办法,该怎么办?

向美国学习,义务教育强制。第一次老师教育,第二次学校警告,第三天报告警察,警察开车全副武装提前到学生家,督促学生起床洗漱吃饭,背书包上警车,一路警笛送到学校,一切出警出车费由家长全部负担。义务教育依法治教。义务教育学生学业由学校委员会评价,不合格留级,留级期学费等由家长负担。正确处理学生家长学校社会教育关系。

谢谢邀请!

经常迟到的学生,原因就是学生厌学,家长不爱管,老师不敢批评,学校不敢管。其实很多学生对此心知肚明,有你不敢拿我怎样的想法,所以迟到当然不在意。

做为老师能做的就是引导教育,不要过分体罚,告诉家长迟到的危害和处罚制度,沟通家长一起做工作。

其次,还要和学校沟通,制定一些处罚制度,不要一出事就推给老师,这样老师才会放心管教。把罚站、罚跑、罚款或停课的处罚制度贴在教室里,迟到就按制度处罚。

首先我认为,教育是双方面的付出。家长有义务因为与学生是第一负责人关系,老师有责任因为与学生产生雇佣关系。这个情况的发生少不了家长的督促,因为是从家到学校。而不是学校发生的事情。所以即使追究责任也是家长的过错。老师传授品德教育与上学时间不构成直接影响。但假如是从学校晚回家那么就反之。

这是我的逻辑,先搞清楚每个人的分工然后去判断。所以家长爱答不理就是他们的毛病。

晚一年上学不好吗?为什么?

专职辅导一年级,常年和一年级小同学打交道。

我曾在微头条上发了这么一个段子:

当时收到了很多共鸣,很多小月龄男孩家长都疯狂吐槽。

那么小月龄男孩晚一年上学会更好吗?

答案是不一定。

第一,小月龄男生的劣势是语言理解能力、专注能力、遵守规则能力相对较弱,所以一入学,就会被同年龄段的女生碾压成渣渣。

但这些劣势,随着学习的开展和年龄的逐步增大,会渐渐缩小,甚至有可能出现反超。

在小学三年级之后,男女生在学习上的差别就已经很小,到了初中,基本可以忽略。

第二,年龄越大,越在乎年龄。

在小学低年级,同学之间可能以年龄大的为荣。

但在小学高年级乃至以后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同阶段都是以年龄小为荣

我在辅导时清楚地知道,辅导小月龄男生有多难。

但有一个事实必须承认:学渣是不分年龄的……大月龄也有不少学得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