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产能退出超亿吨,煤价却仍在涨,煤炭行业到底前途如何

上半年产能退出超亿吨,煤价却仍在涨,煤炭行业到底前途如何?

上半年产能退出超亿吨,煤价却仍在涨,煤炭行业到底前途如何?

上半年产能退出超亿吨,煤价却仍在涨,煤炭行业到底前途如何 - 汇30资讯

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7年6月底,中国的煤炭价格指数为154,同比上涨21.83%。创下近四年来煤价的新高。根据发改委统计,今年前五个月,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利润总额为1234亿,去年同期利润额只有34亿,暴涨了36.29倍。

煤价高涨有部分原因是去产能导致的供给紧张引起的。中国银河证券研报称,目前,秦皇岛煤炭库存已下降至586万吨,六大沿海电厂煤炭库存减少了1231万吨,但是日消耗煤炭量却同比上涨16%。据中电联数据,2017年上半年,中国火电发电量增长7.1%,煤炭的需求明显增加了。

需求增加,但产量却因为去产能政策影响无法快速增加。今年上半年共退出煤炭产能1.11亿吨,完成了全年任务量的74%。中国煤炭产量已连续三年下跌,2016年中国煤炭产量为34.11亿吨,与上年相比下跌8.96%,已经跌回到五年前的水平了。

煤炭行业去产能的强度,直接反应在行业就业人数急剧减少上。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至2017年5月底,中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从业人员为360.9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88.3万,降幅高达19.66%。2012年至今,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的就业人数就减少了160多万人。

去产能导致的煤炭供给的紧张也引起了广大关注,发改委一个月内,五次就煤炭市场供应问题召开会议。并表示将在保证安全前提下有序释放优质产能增加供给,另外还将对部分煤矿重新核定生产能力。

光大证券、中银国际、中信证券等券商在研报中都认为煤耗不断创新高,在去产能的政策下,煤炭供求将持续紧张,未来煤价仍将上涨。

二十一世纪的头2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根据国际经验,这一时期是实现工业化的关键时期,也是经济结构、城市化水平、居民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的阶段。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中国实现经济翻两番。在确保中国经济未来20年发展中,煤炭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主导地位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煤炭资源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煤炭资源的经济价值将在未来得到不断提高。 从2007年到2020年,中国将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这14年也是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时期。预计未来14年GDP的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7.5%,到2020年GDP总量将由2005年的18万亿元增加到54万亿元,按现行市场汇率计算,折合6.7万亿美元;人均GDP将由2005年的1700美元提高到4800美元。改革开放以来27年能源消费的弹性系数平均为0.54,今后15年按0.5计算,能源消费年均增长速度按3.75%计算,到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大约将达到38亿吨标准煤。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包括煤炭在内的能源需求增长明显加快,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煤炭行业面临巨大发展机遇,其发展具有诸多有利因素:宏观经济的高速发展为煤炭需求持续增长提供了坚实的支撑;煤炭行业在能源供应中不可动摇的主导地位巩固了其作为支柱产业发展的地位;国家积极的产业政策保障了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为煤炭行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