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水域短时间垂钓,应该如何打窝

在自然水域短时间垂钓,应该如何打窝?

非常高兴来回答您的问题。如题主所说,短时间不知指的是多长时间,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不会超过一天时间。所以先来给题目的时间来具体限定一下,我这里就假设两种情况:两三个小时或者是大半天时间,基本上就涵盖了题主所说的短时间。由于题主主要问的是如何打窝,那么就先来介绍一下打窝。

俗话说的好:要想鱼上岸,就要拿粮食换。人以食为天,鱼也是需要进食的,所以打窝诱鱼就显得格外重要了。题主也说了,自然水域的条件,一般情况下是水广鱼稀的,所以你拿什么钓得鱼?除了个别运气好的情况下,钓得几条过路鱼之外。最重要的还是要以打窝的方式来聚鱼,诱鱼。

如果时间允许,肯定是要打窝的,否则想空手套白狼,到最后肯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鱼在水里就是钓不到。如果时间不允许,我们可以想办法接替别人的老窝子,来继续作钓,这也是体现了打窝的重要性。别人的窝子也是在持续诱鱼当中,我们只不过是灵活变换了一下而已。

在自然水域短时间垂钓,应该如何打窝 - 汇30资讯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基本上指望打窝诱鱼,再钓鱼,时间上肯定是不允许的,尤其是在现在天气比较寒冷的情况下。但还是可以进行作钓的,只是在行动上要有所变通,为了提高效率,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来弥补一下无窝可做的不足。

1、问

野外水域作钓,肯定会遇到一些志同道合的钓友或者是附近的居民,那么就可以在作钓前进行询问。如果是钓友,那么情况就好办一点,所谓天下钓友是一家,无论走到哪里,只要你想问,钓友们都会热情回答的。那么我们怎么问?首先,就要问作钓水域有没有刚走的钓友,有没有打窝,所用的杆子多长,饵料情况,鱼获情况如何。然后再根据综合得到的信息,作出更加有利的判断。

2、看

如果感觉一番询问不够详细或者是不能为鱼情作出很好的判断,那么可以来具体观看一下钓点的情况。包括水情和鱼情比如钓点有没有鱼星,鱼泡浮在水面上,或者干脆先巡视一下所钓的水域。寻找到鱼星的话,就可以适当走钓,多提逗,看看有没有鱼口。观看水体的话,如果是肥水塘水体颜色会比较黑,那么至少要做好钓滑口鱼的准备。

3、找

咱们钓鱼人之间有句话就是说屁股决定鱼获,说的就是选择钓位的重要性,那么想在两三个小时内钓有所获。就得寻找一处绝佳的钓位,这跟寻找鱼窝,鱼层也是有密切联系的。比如,深水和浅水交接处钓鱼就是找到了鱼道,在铧尖处钓鱼,也是考虑和鱼有着更加亲密的接触。再不行就找老钓位,至少心理有点把握能上鱼。

现在来分析第二种情况,有了大半天的时间,至少可以抢先打个窝,在达到钓点的第一时间就要办到。但是打窝也是需要一点方法的,比如,是打一处窝好,还是打几处窝子好?窝量的大小怎么判断?下面就从两个方面来具体分析一下。

1、根据水情打窝

鱼生活在水中,水情因素是影响鱼口的直接因素,不同的水情条件下,也是有着不同的打窝方法。

首先,水温对窝料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它关乎窝料的气味在水里的扩散速度比如,现在冬季水温比较低,那么窝料的扩散就比较慢,发窝所需要的时间就很长。我们可以通过多做几处窝子来弥补一下,但是此时鱼的食量小,所以每处的窝料量不宜过多。

你小时候是怎么钓鱼的?

你小时候是怎么钓鱼的?

小时候钓鱼的钓具都是自己做的,到肥沃的地里挖些小蚯蚓,用瓶子装着,带上钓具到河边找个水流不急的地方,拿条小蚯蚓穿在钓钩上,然后下钓,自己坐着观察动静。当钓线微微动了动的时候,那是鱼在试探,不用急着起钓,再静待一会儿,钓线动得很厉害了,这次鱼不是试探了,真的吃穿在钓钩上的蚯蚓了,迅速起钓,一条不大不小的鱼又被钓上岸来了。[赞][赞][玫瑰][玫瑰]

我记得我第一次正式钓鱼已经高一了,那时候钓鱼,是因为在镇里上的高中,十六年间第一次远离家门和父母,没有了管束,彻底自由了,哪还有心思学习,于是成天的玩耍,突然有一天,走到一个野鱼塘边,看见有人钓鱼,觉得好玩,于是便买了线和钩,竿子不叫鱼竿叫竹竿,是去老乡家竹林砍的,浮漂是用扫帚把上的高粱杆做的,铅坠是街上拣牙膏皮来自己加工的,那时候,什么是装备啊?不知道,一竿一线一钩,带个塑料袋或一个小桶,拿个锄头挖几条蚯蚓既可,到地点了拣个石头一坐就开钓,还真别说,那时候钓鱼,是既简单又方便,既经济又环保,鱼还不是一般的好钓,看看现在,大大小小的装备几大包,各种竿子各种钩子各种饵料等等等等,没有车子出不了门更钓不成鱼,社会进步了,经济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钓个鱼也搞得非常复杂了,当然,钓到大鱼的机会也多了,钓鱼也不完全是钓鱼了,而更多的是娱乐了!

小时候钓过鱼。老家村南边有个大鱼塘,塘里水满满的,随手就能摸到水。生产队每年春天,往塘里放鱼苗,到年底打捞出来,按人头分配。村东头有一所小学,放学后,孩子们就聚到塘边玩,学着大人们钓鱼。没有钓鱼钩,就用回形针,大头针当鱼钩钓鱼。我有一次和小伙伴,用回形针折成鱼钩,竟然钓上来一条小鱼。童年有很多美好的回忆。

想起小时候钓鱼,真是一个美好的回忆!

我记得八几年,我住的地方还到处都是农田,鱼塘。当时我也才七八岁吧,由于经济条件限制,没钱到鱼塘里面去钓咯,更没钱去买鱼竿。那我们在哪里、用什么钓鱼呢?

1、钓鱼的地方:当然不会像现在这样开车到处找钓点,三十年前的我家附近没有现在的高楼大厦,有的只是农村应该有的一切。在废弃的鱼塘或者农田的灌溉沟壑里面就有许多的鱼,以鲫鱼最多,巴掌这么大的土鲫鱼,那时候也没有什么工程鲫、湘云鲫什么的。

2、钓竿:就用竹子,细细的那种竹子,记不得叫什么名字了,砍回家后晒干,剔去结巴,用火加热竹竿后矫正竿体。我那时候还小,也做不来长竿,和插结竿,也没有涂什么防护油,鱼竿也就二米来长,钓鲫鱼足够了。

3、鱼线:用的尼龙线,补渔网用的,鱼塘养鱼人送给我们的,很粗但很结实。

4、鱼漂:当然是鹅毛漂了,大鹅毛,留取中间硬梗,剪成一厘米长的短结,用针穿在鱼线上,和现在的七星漂一样一样的。

5、铅坠:那时候没有什么铅皮,倒是家家户户都有保险铅丝,用粗的保险丝锤扁后,夹在鱼线上,就是铅坠了。

6、鱼钩:大头针烧红以后,用钳子自己做的钩子形状,没有倒刺。

7、鱼饵:米饭或者现在还在用的万能饵蚯蚓。

每到下大雨,涨水会把鱼塘的鱼冲一部分到水沟里面去,在我家农田附近就有,水深一米多,宽不过两米,那个时候去钓鱼,收获是真的好。还有两次和小伙伴逃学去钓鱼的经历,虽然钓了满满一桶鱼回去,还是被揍了一顿。现在再也找不回小时候的童真,不过钓鱼这个爱好,还是在继续给我带来乐趣。

每到下大雨,涨水会把鱼塘的鱼冲一部分到水沟里面去,在我家农田附近就有,水深一米多,宽不过两米,那个时候去钓鱼,收获是真的好。还有两次和小伙伴逃学去钓鱼的经历,虽然钓了满满一桶鱼回去,还是被揍了一顿。现在再也找不回小时候的童真,不过钓鱼这个爱好,还是在继续给我带来乐趣。

小时候很少用制式鱼钩的,都是用家里缝被子的细针在火上烧红烧软,然后用钳子弯成鱼钩。这样一个鱼钩就做成了!去潮湿的地方挖点蚯蚓就可以去河里钓鱼了。那时候小河里都是鱼也很好钓鱼的!

关于钓鱼的一些细节问题,需要注意什么?

事无巨细,钓鱼也一样,有些细节性的问题不注意,反而有时弄的这一次出钓恍恍惚惚,心神不宁,甚至影响心情!

一,每次出钓前,务必看好天气,(现在手机上都有,很方便),如果温度过高,阳光强烈,或者有雨雪等天气,切忌别忘了把钓伞带上,俺就有过好几次忘带了,这也是皮肤被晒黑的原因之一吧,呵呵。

二,食物和水,如果钓点很远且又偏僻,又想钓一整天,吃的喝的多少是需要带些的,到了夏天,饿点倒没关系,就怕没水喝啊,不怕笑话的说出来,俺还真有次喝过野河里的水。

三,最好和钓友一起去钓鱼,防止发生意外,如鱼竿被拖下水,下水捞竿挺危险的!还有就是雨天路滑容易摔倒,天热容易中暑,夜钓蛇虫多等,往往会意想不到的发生!

四,当与他人,(钓友,老板,环卫工人)发生矛盾时,如果非原则性问题,尽量礼让回避,甚至收竿回家,要不一整天心情全给弄坏了,不值当!就是钓到了好多鱼,心里也是不悦的。

五,每次出钓,针对目标鱼的子线组一定要多带几幅,因为很可能会出现,切线,脱钩,挂底,挂树,吞钩等情况,有时碰到大物,甚至会爆竿!

六,非必要,最好只钓几个小时,时间长了人就会犯困,疲惫,最后归来,不管是四轮还是两轮,注意力不集中,车来人往的,都挺危险!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https://m.toutiao.com/is/rC4Dn1s/?=大鲫鱼酒米的自制方法,如何做窝,补窝,留鱼,越钓越多越大! - 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