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初中生的学习兴趣

怎样提高初中生的学习兴趣?

1.把课本读懂吃透。

怎样提高初中生的学习兴趣 - 汇30资讯

课本是学习的根基。不论考试形式,考试题目怎么变化,最后都逃不出课本儿知识的范围。万变不离其宗。

有的同学买了很多参考书,做了很多题目,但是成绩还是提高不了,为什么呢?因为他根本没有把书本上的知识吃透,好高骛远。

一定要把基础知识弄透彻。在用做题来进行巩固和熟练练习。成绩肯定会顶呱呱的。

例如,孩子学习物理化学的时候,能够把书上所有的定理,公式,例题都背得滚瓜烂熟的,那么他的物理化学成绩肯定很棒。

课本儿不是看一遍就完了,一定要反复看。按照整体浏览,重点理解,综合记忆的次序,看很多遍。

2.把书上的知识自己整理成体系。

只有成体系的东西才能真正记得牢。

自己动手整理体系,而不是照搬参考书上的,不仅有利于记忆,更有利于解题。

知识成了体系,就能从题目体现的知识点获得线索。通过各种联系把相关的知识点想到,然后有条理地作答。

当学完一本儿书之后,你合上书,闭着眼,能把目录回忆出来吗?有些科目,目录就是他的体系。

对于有些科目目录不能完全体现体系的,只能自己动手整理了。只有把握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建立完整清晰的知识体系。做题才会得心应手。这也是初中学习跟小学学习特别不一样的地方。

3.做题在精不在多。

如果有的孩子书上的东西一看就懂,课堂上老师一讲就明白了,但是做题就不会了,考试就蒙了。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缺乏练习,题做的太少了。

想学会骑自行车儿光看光说是不行的,必须骑几圈才能学会。

想学会做题,光听光想光记是不行的,必须在做题练习中提升。

准备上初中的孩子特别爱看课外书,如何引导他好好学习?

难道一定要看课本才是学习吗?

难道看课外书就不是学习吗?

难道还要把22世纪的孩子的视野固定在一本薄薄的课本上面?

......

如果我们打开现在中小学孩子的课本,特别是中学孩子的课本,你会发现每一学年的课本上都推荐了12本要阅读的课外书,据我了解,大部分孩子都没有读完过;如果我们再打开中考或高考的试卷,上面照着书本出题的已经越来越少。如果一个孩子连课本上推荐的课外书都读不完,先不说扩大视野、提升思维和改变思考方式,就连语文考试也不可能太好。

大量的课外阅读是阅读理解能力的基础,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阅读的好处我们都知道,但是我们的阅读量一直在每年人均三四本徘徊。这说明,知道和做之间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

这个爱看课外书的孩子,很了不起;但是这个孩子有一个”不懂学习“的大人,让人难过。

4月23日是读书日,愿有更多的孩子喜欢阅读、爱上阅读!

看课外书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只要不是言情的就好。看看他喜欢哪类型的书,和他一起探讨,鼓励他学以致用,获得他的好感。同时告诉他文化课的重要性,如果可能,可以和他一起去实践课外书里的知识,比如地理,历史,旅游,文化之类的,慢慢培养他的各方面兴趣,孩子会更愿意接受你的建议,然后再督促他好好学习。

如何激发出一个孩子爱学习的欲望?

要激发一个孩子的爱学习欲望,最低要引导孩子走好三步:

一,兴趣是基础。

兴趣首先来自父母的言传身教。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试想,父母在家中老是抱着手机,傍上电脑打游戏,那孩子肯定对玩游戏感兴趣;你在网上读读文章或者看看书,如有可能还动动手或笔写写文章什么的,孩子问你:你在干什么呀?回答:我在学习呀。孩子肯定对学习感到好奇。

兴趣来自父母的启发。

孩子有了一定的感观认识,对什么都想知道为什么,家长除了要耐心解答外,要有意识地把孩子引向小人书,绘画本以及电视上的少儿益智节目,让孩子去从书中和电视节目中寻求答案。

日积月累,孩子就会对学习产生兴趣。

二,收获的乐趣是保证。

孩子有了学习的兴趣,经常自己去读书,要电视看,从中找到了很多“为什么”的答案,获取了很多新知识,更主要的是通过自己的学习去获得的,他就有成就感,这种成就感、这种收获的快乐会进一步促进孩子的学习的欲望。再加上家长的合适引导和帮辅,适当的精神肯定和物资嘉奖,孩子的学习欲望会得到及时巩固和加强。

三,探究是动力。

孩子有了一定的学习欲望,随着年龄、学习经历、心智的成长,要让他有更高、更持久的发展态势,就要引导孩子主动探究新知识、新领域。好比爬山,好比涉水,已到的峰岭,已涉过的水域成为已达到的目标。新高峰的展望、新水域的召唤,既可以磨练人的意志,又可以引发更强烈的探究欲望。这个探究新知识的欲望就是持续不断学习欲望的动力。

孩子走好了这三步,我想:孩子的学习欲望会得到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