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ST的个股涨势很好,拉涨停,是不是因为价格便宜

有些ST的个股涨势很好,拉涨停,是不是因为价格便宜?

有些ST的个股涨势很好,拉涨停,是不是因为价格便宜?

溯源观点:ST个股涨停,绝不是因为价格低廉。

A股市场充斥着暴富神话,特别是ST个股乌鸡变凤凰的案例,引得无数投资者神魂颠倒,津津乐道于股市坊间,42个涨停板的ST金泰,45个涨停板的ST长远,让整个市场叹为观止。讲道理,基本面稀烂,但是股价连续涨停,这显然不符合逻辑。于是散户投资者就单纯、天真的认为ST个股动不动就非常有个性的拉涨停,是因为股价太低,或者听信谣言重组、借壳而买入,但是结果往往的血本无亏。今天咱们就谈谈为什么ST个股任性涨停。

A股市场充斥着暴富神话,特别是ST个股乌鸡变凤凰的案例,引得无数投资者神魂颠倒,津津乐道于股市坊间,42个涨停板的ST金泰,45个涨停板的ST长远,让整个市场叹为观止。讲道理,基本面稀烂,但是股价连续涨停,这显然不符合逻辑。于是散户投资者就单纯、天真的认为ST个股动不动就非常有个性的拉涨停,是因为股价太低,或者听信谣言重组、借壳而买入,但是结果往往的血本无亏。今天咱们就谈谈为什么ST个股任性涨停。

有些ST的个股涨势很好,拉涨停,是不是因为价格便宜 - 汇30资讯

1、ST股票定义

ST股票,即被“特别处理”的股票,是(Special treatment)英文单词首写字母的缩写。

1998年4月22日,沪深交易所宣布,将对财务状况或其它状况出现异常的上市公司股票交易进行特别处理,在股票简称前冠以ST,这类股票称为ST股票。

在股票简称前面加上ST,投资者也将其俗称为带帽

简单说,股票前面加上ST,相当于给投资者一个警示,意思是注意了,这个股票有问题,参与者要谨慎评估。

通常投资者见到ST股票第一反应就是上市公司连续三年亏损

2、财务状况和其它状况异常的具体定义

3、一点细微区别

*ST——公司经营连续三年亏损,退市预警。

ST——公司经营连续二年亏损,特别处理。

总结:股票被ST,那显然该股票的基本面一定发生了重大变化和恶化,上市公司有潜在的退市摘牌风险,按道理,股票价格就应该无限下跌归零才对,但事实是很多ST个股反而疯涨。

下面咱们来详细探究一下为什么ST个股一言不合就涨停,成为A股市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引无数投资者趋之若鹜。

1、壳资源炒作

截止目前,我国股票市场股票上市融资仍旧是实行的核准制,即上市公司IPO要经过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的专家评审团审核后才能在沪深交易所上市交易。

换言之,上市公司的名额是有限的、稀缺的,但是上市公司上市融资的需求是无限的,这造成僧多粥少的局面。

同时上市公司上市要经历漫长的辅导期、资料准备、上会、发行等等,时间成本相当高,而牛市时间相对较短,错过了最佳牛市上市,发行价格和融资都会大幅度的缩水。

为什么很多优质的企业不直接上市,而是要借壳上市?

谢谢邀请!

直接上市也就是所谓的IPO,通过向交易所申请上市,实现自己股票在交易所公开挂牌交易的过程,这个过程一般比较漫长,监管很严格,目前需要排队等候好久,可能是好几年,而且费用还不菲。所以很多急于融资的公司被最终迫选择借壳上市。

直接上市IPO的流程

如下图,直接上市IPO,没有个3年以上根本拿不下来,在如今过会率急转直下的当下,可能准备了大几年,最后还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过会被否。虽然ipo成功后,可能会融的一大笔钱,很多公司争相申请上市,但是时间成本太多,而且成功率还很低,权衡之后可能会转向时间成本更低的借壳上市。

另外,要知道在资本市场时间就是金钱,尤其对于迫切上市需求的公司,一般在风险投资A轮、B轮等阶段签过对赌协议,会有上市承诺期,所以直接上市走IPO的道路相对漫长,一旦在承诺期不能上市,那么赔偿是巨额的,而借壳上市相对而言,程序简单,能够在承诺期之前完成上市,所以造成了很多中概率回归A股都是采用的借壳上市。(比如分众传媒借壳七喜控股、巨人网络借壳世纪游轮、360借壳江南嘉捷)

如何借壳呢?

借壳上市是指一间私人公司通过把资产注入一间市值较低的已上市公司(壳),得到该公司一定程度的控股权,利用其上市公司地位,使母公司的资产得以上市。通常该壳公司会被改名。具体流程如下图(B公司并购A公司,借A公司的壳完成上市)

许多企业因为不能上市,留下了很多遗憾,孙正义当年只用了2000万美元投资阿里巴巴,如今其所持股份总市值高达4000多亿人民币,每年还有十几亿美元的分红。如果当时阿里能直接上市,也许故事就不会这么忧郁。

但是没有如果,阿里不是不想上市,是因为不能上市,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公司都是3不能在A股上市的:

  1. 股本总额少于3000万人民币的企业不准上市。
  2. 成立不满三年,不许上市,不能实现持续三年盈利,不能上市。
  3. 有关持续盈利的业务内容出现变化的不能上市。
  4. 最近3个会计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不足 5000 万元,或者最近3个会计年度营业收入累计不足3亿元,不能上市。
  5. 不是一股一权的不能上市。
  6. 有不良记录的企业不能上市。
  7. 未获得审批的企业不能上市。

这其中真正阻碍企业A股上市的有三条,持续盈利,股权要求,审批。

类似华为、老干妈这样持续盈利,不差钱的企业一般是不谋求上市的,想上市的企业都想通过融资改善经营,从而实现持续盈利,尤其是互联网企业谁先没钱谁完蛋。这样就面临一个尴尬的情况,老板的看法是有贡献才能加薪,你的看法是不加薪怎么谈贡献,结果是谈不拢。

股权要求也是一道大坎,看下BATJL就一目了然了,阿里巴巴是合伙人制度,腾讯、百度、京东、贾跃亭新能源汽车都是A、B股,同股不同权。都是强人管理时代,都不想为他人做嫁衣裳,护城河挖的又宽又深,控制权不能丢。A股在这方面还比较保守,变通不够,但这些年吃了不少亏,距离变通的日子不远了。

最后一个难点就是审批,这与A股本身有关。A股本身存在很大问题,老弱病残重灾区,指数不涨,股民被割,扩容一直被诟病,IPO的发行速度要照顾股民的感受。结果是,上市要等,等审批,等名额,但是企业的发展不能等,一等差不多就永远起不来了。

借壳可以变通的解决“一股一权”的限制,可以迅速解决“审批排队”的无奈,因此很多企业愿意借壳上市,市场上的壳资源也成了垃圾公司最后最有价值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