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时期,中国国内在忙些什么

一战时期,中国国内在忙些什么?

1914年6月28日,巴尔干半岛一声枪响,传遍了整个欧罗巴大陆。谁能预料到,就因为一个青年的激进行为,将使欧洲大陆燃遍战火。谁又能料到一个月后,一场改变一代欧洲青年人的大战就此爆发。那么,当欧洲烽火连绵的时候,中国国内的形势又是如何的呢?一言蔽之:军阀夺权;一字概之:乱。

就在大战爆发前的三年,中国以“辛亥”为名结束了君主专制。正当五色旗徐徐升起时,共和之路却没能像中华儿女所盼望的平坦。当时,这个新兴的共和国一如襁褓中的婴儿般,亟待大家的呵护。然而它所面临的环境却是极其恶劣:革命党、北洋军,以及保皇派各自在这个喧闹的舞台上上演着自己的戏码。此时的中国还在忙着思考统一的道路何去何从。

就在大战爆发前的三年,中国以“辛亥”为名结束了君主专制。正当五色旗徐徐升起时,共和之路却没能像中华儿女所盼望的平坦。当时,这个新兴的共和国一如襁褓中的婴儿般,亟待大家的呵护。然而它所面临的环境却是极其恶劣:革命党、北洋军,以及保皇派各自在这个喧闹的舞台上上演着自己的戏码。此时的中国还在忙着思考统一的道路何去何从。

一战时期,中国国内在忙些什么 - 汇30资讯

统一、民主、共和是当时的革命党人思考最多的问题。理想虽好,但毕竟现实太骨感:实际掌握大权是北洋军阀,而出身旧时代的他们完全对共和不感兴趣。所以,此时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正忙于集权与独裁之事。

一番表演后,《临时约法》于1914年5月被废除。袁世凯代之以一部新的法律:《中华民国约法》。该法规定总统为国家元首,可连选连任。从此,袁世凯独裁有了合法的外衣。

在此之前,就有人反对过袁世凯,如白朗起义。但终因各种原因,起义于1914年8月失败。

就在起义军被镇压之后不久,中国大地上又上演了一场“日俄战争”的翻版:青岛战役;日德之间在齐鲁大地上大打出手。

此前,两国矛盾就由来已久。在一战之前,因为德国在山东大肆扩张,这引起了日本的不满。为缓和矛盾,德国表示可以将所占地归还中国,日本也必须按照同样的方法执行。二者就这样争执不下。于是日本趁着德国在欧洲战场无暇东顾之期,准备强行占领青岛。英国也趁机和日本在远东联合,企图从中分得一羹油水。

1914年9月2日,4.5万日军在飞机和多种火炮的配合下在山东龙口登录。15天之内,相继占领了黄县、即墨等多个地方和胶济铁路沿线多个城镇,直逼青岛。由于德军守备不足,北线的日军很快就击溃了德军。该支部队后来向李村进军,与南下的日军汇合。另一路日军则从仰口湾登陆。此时的北洋政府如同日俄战争时期的清廷一样,保持中立,并划归地方作为两国的交战区。26日,日军开始向青岛外围发起进攻,并占领多处德军外围阵地。

由于日军从海陆两方面进攻,导致德国腹背受敌。经过多时的战斗,德军渐渐处于劣势;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德国的多个炮台被摧毁和占领。战至11月7日,日军接受了德国的投降,并占领了青岛。这一问题后来导致了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国政府直到1922年才收回该地。

北洋政府在外不敢得罪列强,在国内又做些什么呢?袁世凯在公布新宪法之后,权力欲望越来越大。所以,到了1915年,就忙着为称帝做准备了。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建立中华帝国,接受了皇帝的尊号,并宣布次年改元,称为“洪宪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