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较高物价下,日本人是如何拼命活着的

在较高物价下,日本人是如何拼命活着的?

日本物价高,或许已经成为了过去式而已,这里的认知或许有错的地方。十几年前按照中国的水平来说,日本的物价确实是很高。但是以现在的观念再看待日本物价的话,或许也不是想象中的高,当然这里并非说日本消费很低,毕竟是发达国家,从平均水平来讲,还是比我国要高的。在日本生活,让人拼命的不仅仅是物价。

日本生活的费用

这里就以东京为例吧,毕竟作为日本全国消费最高的地方,如果这个地方的消费能够接受的话,那么全日本的消费其实都可以接受了。

这里就以东京为例吧,毕竟作为日本全国消费最高的地方,如果这个地方的消费能够接受的话,那么全日本的消费其实都可以接受了。

在较高物价下,日本人是如何拼命活着的 - 汇30资讯

上图是在东京一个人的每月支出(20~30岁的年轻人),大约是16万日元左右(约8400RMB)左右。当然上述调查的结果只是一个平均的数值而已,有钱的就多花一点,没钱的就少花一点。从调查的明细上来看,主要分为下面几项:

    租房:75000日元(约4500RMB)

    饮食:27000日元(约1600RMB)

    水电:8000日元(约500RMB)

    通信:10000日元(约600RMB)

    社交:19000日元(约1100RMB)

    娱乐:13000日元(约750RMB)

    消耗品等:6000日元(约360RMB)

刚才也说了,上述费用由于个人的生活方式不同,最终的花费也不一样,租房可以找一个较为便宜的,大约5万左右的就可以了,社交方面尽量减少,所以基本上11万日元左右就可以了。

日常消费

上图是日本某连锁饮食店铺的菜单,其中有我们常说的“牛肉饭”,普通的一份在380日元,大约22RMB。这家店铺在去年涨了几块钱,据说是久违十几年的涨价。

蔬菜其实是日本较为贵的一项支出了,如上图,一根萝卜大是299日元,大约为18RMB,不过确实是挺好吃的。

当然,也有一些便宜的蔬菜可以选择。

也有一些超市卖低价的便当,同样可以选择。日本的超市一般在晚上九点以后,会有打折,平时的便当或者食用品可以有50%的折扣。

日本人为何会拼命生活?

其实在日本生活还好,并不会为那么多事情操心,比如公共设施、医疗等方面。但是为何日本被世界上认为是最累的一个民族呢?其实从日本人自杀的理由中可以看出一二。

学生自杀的理由有下面几个:

    受到欺负;

    网络暴力;

    被他人孤立;

    经济问题;

    考试失败;

    找不到工作;

成年人主要有下面几项:

    健康问题(主要是精神上的);

    贫困、破产导致经济状况恶化;

    家庭问题;

    工作人际关系;

从上面可以看出,日本人对于“来自社会上的压力”很是关注,这就是所谓的集体主义。在海外经常会看到我行我素之人,但是在日本很少有这样的人存在,在日本生活要遵守很多条条框框,也就是所谓的社会惯例。除此之外,劳动时间(比如加班文化)较长也是日本人幸福感低的原因之一。有一个词语叫做“社畜”,就是说那些被公司圈养如同“牲口”一样的白领群体。

还有另外一个无法克服的原因,那就是“自然灾害”。在日本地震已经是稀疏平常,其他的如台风、暴雪更是每年都会遭遇。去年发生北海道地震、北海道大雪、中部洪水等,这些都每天影响着日本人的思维。所以日本人会有谨小慎微的性格,无论在哪里,都会带很多东西,就是以防不测。

更多资讯欢迎关注笔者头条号:日本二三事

部分文章介绍:

《日本要收取二维码使用费?真相究竟如何!》

《日本的不可思议:你的常识在日本行不通!》

《谈日本人国民性:“忍”并非本意,“嫉妒”与生俱来?!》

日本人拼命活着?你的视野该有多闭塞!如果你去日本的超市转一圈就会发现,那里的肉蛋奶比北上广深超市里同等档次的商品只低不高。的确,日本的一些低端消费品价格比中国高,比如一碗拉面最便宜也要折合近20人民币,一罐啤酒最便宜也要7块钱,但负责任的告诉你,面和啤酒的品质比国内要高。另外,日本几乎没有中国菜市场那种带着泥的蔬菜,只有精洗蔬菜,这个没有可比性。这些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收入!你知道东京到处可见的兼职零工的时薪是800到1000日元吗?折合人民币50-60元一小时。日本大学生毕业后的普遍薪水都在人民币1.5万以上。你走在日本大小城市的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小酒馆里喝着酒聊天的普通日本人,你到任何一个公园景点都可以看到郊游野餐的日本家庭,这种拼命活着的活法儿我想绝大多数国人都会羡慕。没错,日本人工作的确比较敬业,但是你说人家拼命活着,我不知道你的自信从哪儿来,日本人如果是拼命活着,那你算怎么活着?玩命?!




举个例子来比较,日本人一般收入是35-40万左右,这就是工薪阶层的水平!日元一万一张,40张!中国一般工薪阶层月收入4000左右,忽略北上广,咱就说一般水平地区!一百一张也是40张!

日元1万也就是一张票能够一家子出去海吃一顿(在日本大阪我们一家三口吃烤肉,连吃带喝饱饱的8500日元)一张票够了!在中国呢?一家三口出去吃一顿别说高档的,一般的中餐厅,一张票肯定不够! 日本许多的消费看似贵其实是拿我们的收入着换成汇率来看的,但在日本生活其实没咱们那么大压力!

租房子一个月大概7-8万日元,7-8张票子,在中国呢?少说也得1000-1500左右吧……哪边消费高还用说吗?

日本许多年物价几乎没怎么变过,我们呢?日本景区的门票几百日元,合算成人民币也就几十元,在国内可能吗?我带孩子去东京迪士尼,成人门票7200日元(好像)比国内便宜,在某宝淘还有优惠!

日本医疗:孩子几乎是免费的,剩下的我就不说了!谁让人家是发达国家,我们还在发展中呢……

日本的消费不比中国高 ,一个套餐500日元 也就30多人民币,北上广深,也差不多水平的。 可是日本收入 大大的超越中国人。几倍。

共产主义基本实现。

生育有补贴,幼儿园全面免费,11年制真正全免费义务教育。

优质的医疗服务

优质的医疗服务

日本经历过上个世纪90年代房产泡沫经济崩盘后,曾经连续20多年处于通货紧缩的状态,自从2013年安倍经济后才有所缓和。

此文就先从世界各个发达国家之间的物价比较入手,先来探讨一下日本的物价水平究竟处于什么位置,然后再来具体看几个日本人家庭的实际开销案例。

自1971年瑞银公布价格与薪酬报告的第一版以来,已有17次版本更新。另外鉴于住房是影响生活成本的重要因素,这份排名还把指数分为包含租金与否两种。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高居首位的是瑞士的苏黎世与日内瓦,接下来是北欧的奥斯陆,哥本哈根,然后是美国纽约,日本东京排位第六。

顺便说,北京与上海在这份排名种位列第46与第47位,而排名最靠后的三个城市分别是乌克兰的基辅,尼日利亚的拉各斯,以及埃及的开罗。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苏黎世虽然在排名中位列全球生活成本最高国家的榜首,但其高收入和高福利却足以让苏黎世人尽享欧洲的湖光山色。按照瑞银的计算,如果你想要购买一台iPhoneX,苏黎世人只需工作38.2小时,纽约人54.1小时,北京人则需要314.3小时。如果你在排名最末(77名)的开罗生活,则需为此工作1066小时,是苏黎世人的28倍。

根据美世进行的2018年生活成本大调查,一条牛仔裤在新加波和纽约大概只需要100美元出头,在东京是120美元左右,而在上海,一条则要140美元。

而一杯咖啡在纽约只要2.5美元,在东京和伦敦也不过4美元,而上海却需要6美元,在香港甚至需要超过7美元。通过这两组实物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在中国大城市过小资生活,成本还是蛮高的。

首先登场的是日本几个大的行政区域的消费支出统计,其中关东地域因为包含东京,所以位列全国榜首,月平均生活开销为32万4千日元,约合2万人民币。其他地区的数值,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除以16,即可得到大约的人民币价值。

而从年龄段区分来看,孩子读大学的50岁家庭无疑负担最重,全国平均的月开销甚至超过了关东地区的平均,达到了约2万1千人民币。而29岁以下则平均只有1万3千人民币左右。

第一个例子是一对来自东京的夫妇,丈夫X桑 37岁是公司职员,年薪450万日元,约27万人民币,妻子36岁在家带孩子的同时做兼职,年收60万日元,约3.6万人民币。

家庭年收入共计510万日元,约31万人民币。有两个孩子,儿子小学一年级,女儿4岁在上幼儿园。

那么这对夫妇的月收入,包含儿童补贴款后是35万日元。

开销的最大头是居住费用,每个月12万日元。其他其次是教育费5万,伙食费4万,还有杂七杂八的开销,最终结果就是一个月下来只能存款1万日元,区区的600元人民币,基本属于月光族。

就算把手机通讯费,保险费,兴趣爱好的费用各消减1万日元,也不过只能月存款2400元人民币左右,一年到头大概可以攒下3万人民币的样子。

第二个例子也是来自一个四口之家,只不过妻子也上班工作。

丈夫Y桑 36岁是公司职员,妻子33岁也是公司职员。家里有7岁的儿子与5岁的女儿,居住的公寓是租住的。

Y桑的家庭月收入是49万日元,约3万人民币。但是因为房子租金与伙食费较上一个例子偏高,最终一个月也只能剩下约1200元人民币。

不过所幸Y桑家庭把每年的奖金都攒下来,所以家庭储蓄有700万日元,大约合40多万人民币左右。

最后再来谈谈笔者的亲身体验,学生时代虽然住过的美国洛杉矶,日本的东京,但花销比较节省尚且看不出很大差别。工作以后驻在过伦敦,出差去过法国,德国,比利时等地,整体感觉欧洲的伙食费比日本贵得多(除去全世界一致的junk food chain),一顿像模像样的晚餐,西欧国家动不动就要300元起跳,就算自己采购食材在家里烹饪,也感觉比在东京贵。而像埃及,柬埔寨,墨西哥,秘鲁这些国家,物价确实便宜,有点像中国90年代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