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形容学习的东西有用

  1. 学习王阳明的心学有用吗

学习王阳明的心学有用吗

您好!非常愿意回答您的问题。

宋代张载说:为学大益,在自求变化气质。什么是变化气质?阳明先生说“居常无所见,惟当利害,经变故,遭屈辱,平时愤怒者到此能不愤怒,忧惶失措者到此能不忧惶失措”这就是变化气质。我们在生活中,工作上总会遇到各种困难、烦恼,不如意,我们会愤怒、纠结、抱怨、委屈、无助,对未来充满担忧和恐惧不安,这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该如何做选择,做判断,对个面对各种状况,内心没有力量。所以会患得患失,畏首畏尾。

阳明先生手把手地告诉我们心学修养功夫。学习、践行阳明心学,会让我们的人生有方向,心中有力量,做事有办法,肩上有担当,生命状态发生改变,舒展而庄严,这就是变化气质。

阳明先生说 “只要学问纯熟,心静如水,良知清澈,自能临事不乱,应变无穷”,所以他用一年多的时间平定了几十年搞不定的南赣匪患;用了不到40天的时间,平定了拥兵十万、谋划了十年的宁王之乱。我们可能一辈子也达不到阳明先生的境界,但是,只要用心学习,踏实践行,就会成为越来越好的自己。祝福你!

学以致用,无用的,我们不学。

读书人,读书,考大学,无非为了人生追求。比如当官,经商,从事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科教文卫等一切领域。

想当官,经商,很难的。当个老师。还得考试录取。这是世界上。略微好点的职业和资源,都有激烈竞争。

面对如此激烈竞争,怎么办?

心学就是解决人类智慧的存在。至于如何开悟,因人而异,没有统一的办法和路径。

通过证悟心学,悟道了,明心了,见性了,人的智慧大开,不论是学生时代开悟,还是当官后开悟,或者经商后开悟,都能极大的提高和促进事业发展。

具体之体验,要开悟后才能验证。说食不饱,就不多说了。

怎么形容学习的东西有用 - 汇30资讯

刚好最近正在xi ma la ya FM上听“王阳明心学、儒学、国学三重奏",我姑且高称自己为阳明心学的入门者,就这个问题发表一下自己粗浅的见解。

阳明心学主要观点有 心即理 知行合一 致良知。

其中,心即理意为:世间万物都在自己心里,所有的道理不必外求,包括世界的意义也是因为有了人才存在的。很多人对心即理有误读,认为如果我的心就是真理,那岂不是我内心的感受都是合理合法的了?那我岂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做什么都对?无法无天?其实,王阳明所说的“心即理”中的"理”是纯净的天理,是没有任何私欲蒙蔽的,而我们大多数人的心早就被私欲蒙蔽,良知早就不纯净了,这样的心哪里还能称为天理。所以,在你热衷于自由主义时,心即理最起码能提醒你,思考一下你做事的初衷,是不是为了自己的私欲!

知行合一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解读,可以粗浅地解读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就这一点而言,我们很多人都做不到,喜欢高唱理论,眼高手低的人大有人在。你想知道西红柿好不好吃,就要去吃。你不吃,就没有“行”,就不可能知道它的味道。若是你不想知道西红柿好不好吃,那就是没有“知”,那你更不可能知道它到底好不好吃了。所以说,学习知行合一,你会懂得,想要成功,“知”和“行”缺一不可,它们是合一的。成功的机会属于那些敢于有想法,有了想法就付诸行动的人。

最后一个就是“致良知”,王阳明所言致良知,就是让我们用良知去为人处世,将良知推广到生活中的大小事务上。试想,要是每个人都依良知而行,会有公交车坠江,会有隆鼻女子枉死手术台,会有十岁幼童下体被捅伤的事情发生吗?

诚如王阳明所言,良知人人具有,我们每个人天生具有良知,就算是一个小偷,你说他是小偷,他也会不高兴,因为他知道那个是一个贬义词,而自己做的事是不对的。这就是良知,那很多人就会问了,你说小偷有良知,他为什么还会去偷呢。其实,这是因为他的良知被私欲蒙蔽了,所以不能正确地指导他的行为。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随时反躬自省,是不是只是为了自己的私欲。只有做事情前先问问自己的良知,才能避免自己危害他人。

以上就是鄙人一点粗浅的见解,纯手敲,谢绝复制粘贴,欢迎各位心学爱好者补充指导。和我一样学过 王阳明心学儒学国学三重奏 的听友,欢迎一起交流讨论心得。

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是: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如果心学是圣贤功夫,那么知行合一则是世俗智慧。

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而是指良知,知行合一并非得自顿悟,而是在磨难中不断反思,修炼,最终砥砺出的生命境界,也就是“事上练”。

王阳明一生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率文吏弱卒,荡平了江西数十年的巨寇;以几封书信,一场火攻,三十五天平定了宁王之乱;扫清了困扰明政府多年的广西部族匪患……

总之,心学是现代人修炼强大内心,应对残酷现实的不二选择。

我认为每个普通人要想清楚两个问题,一是我是过日子的活法还是有点想法的活法。如果是有点想法的活法,那你就要刻意练习,那问题又来了,练什么?我们要体会王阳明的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用我自己理解就是内心要有善意,发自内心善意,要马上行动。这样你刻意在事上磨,也就是练做正确的事和正确的做事,时间长了,心胸气量也就大了,自己也会有更大追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