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跟英国人交流

  1. 法国,德国,英国这三个国家都是日耳曼人,为什么三国的语言不同

法国,德国,英国这三个国家都是日耳曼人,为什么三国的语言不同

首先,你这个题目就是错的,这三个国家并不都是日耳曼人。法国以高卢人为主;英国以凯尔特人为主,加上部分日耳曼人与当地凯尔特人混合的后代;只有德国才以日耳曼人为主。欧洲族群之间的争斗、融合,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就像他们的国家对疆域的抢夺、买卖、交换一样。随着土地所有权的变迁,国家疆域的变化,族群也在迁移,并逐渐和其他族群混杂。事实上,在罗马人称雄的时代,他们认为只有高卢人还勉强可以与自己一比。而日耳曼人、凯尔特人和斯拉夫人,在他们眼里都是未开化的野蛮民族,有待自己去征服、去启迪。

从人种上讲,德国人和英国人更为接近。1066年,“征服者威廉”统一英伦三岛后,大批撒克逊人移民不列颠,所以英国人也常常被称为“盎格鲁-撒克逊人”。这便使得外来语的日耳曼语和当地语言融合、发展成了后来的英语。法国的高卢人说的语言,则有更多的不同。

在世界9大语系中,英语、德语和法语,都属印欧语系,都与拉丁语有直接的源流关系。这个语系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分布最广的语系,它包含了400多种语言。除了上面三种,俄语、希腊语等,也属于这个语系。但是,再往下分,它们又属于不同的语族。

德语、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而法语则属于印欧语系罗曼语族。在这同一语系、两种语族的三种语言之间,更有一种复杂有趣的关系。英语和德语虽在同一语族,语法结构接近,但词汇相通的却不多。英语和法语虽在不同语族,语法区别很大,但这两种语言有近一半的单词相同或大致相同。这主要是因为当英国还被当作一个野蛮的远离欧洲中心的国家的时候,法国不但已经十分强大,还引领了欧洲乃至世界的时尚。英国王室成员和贵族们,以会说法语、拥有法国式的生活方式为骄傲,所以英语大量借鉴了法语的单词。

法国人不是日耳曼人。虽然日耳曼部落曾经统治过法国,但这种统治就好比蒙元或满清统治中原一样,只是帝国的统治阶级是日耳曼人罢了,法国的主体民族不是日耳曼人。

事实上,法国的主体民族是高卢人(居住在高卢的凯尔特人)和其它民族的融合体。

↓日耳曼人建立的法兰克王国

↓日耳曼人建立的法兰克王国

怎样跟英国人交流 - 汇30资讯

至于法语,有一个历史演变过程,现在法国人说的法语,是从通俗拉丁语演变而来的高卢—罗曼语

最早的时候,法国人说的是高卢语。罗马帝国统治法国时,当时的法国人说拉丁语,至公元五世纪时,拉丁语已经广泛取代了原先通行于法国的高卢语。后来随着罗马移民的增加,高卢人与罗马人使用的通用拉丁语融合,形成通俗拉丁语。(通俗拉丁语就是民间拉丁语的意思)

罗马帝国灭亡后,说日耳曼语的法兰克人在高卢建立王国。这时,法国的通俗拉丁语受到日耳曼语的影响,除了部分日耳曼词汇进入,在发音方面也造成显著的影响。

公元九世纪,拉丁语和日耳曼语最终融合成罗曼语,并一直影响到现在。也就是说,法国人现在说的语言属于罗曼语族。(法语与其他罗曼语言在声韵上也有明显差异)

所以说,现在的法语和德语、英语不同,也属于很正常的现象。

英语和法语的情况类似。盎格鲁-撒克逊人登陆英格兰之初,当时他们讲的语言,是低地日耳曼语的一支。

但是前面说了,公元九世纪时,拉丁语与和日耳曼语融合成了罗曼语。所以,当公元十世纪初,来自法国的征服者威廉征服英格兰后,由于统治英格兰上层的贵族基本都是法国人,上流社会通行法语。因而讲低地日耳曼语的英格兰人深受其影响,直接导致英格兰讲的语言中也融合了大量的法语。

另外,苏格兰、威尔士和爱尔兰语言算是凯尔特语与日耳曼语差别比较大,再加上英国大量殖民地带来的不同文化让英语在近代有比较强的分析语化趋势。因此,现在的英语语法也和最初英格兰人说的低地德语相比产生了较大变化。

至于德语,由于居住在德国的日耳曼人受其它语言的影响相对较小,所以现在的德语就直接从高地日耳曼语发展并保留过来了。

总的来说,日耳曼这个词本身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在古罗马时代,日耳曼泛指的莱茵河以东的所有部落。因此,古代的日耳曼人不能视为了同一个民族,他们说的语言也不可能是同一种语言。

而英格兰和法国的祖先也并非完全由日耳曼人所组成。英国和法国的形成,也是一个民族融合的过程。所以,英语和法语不同,英语和法语与德语不同,也是正常的情况。这就跟咱们的吴语、粤语、闽南语,都是古汉语的分之,但差别就是那么的大。

法国是高卢人和罗马人的混血,英国是凯尔特人和日耳曼人的混血,只有德国是比较纯粹的日耳曼人。按照起源分类的话,英语、法语、德语属于印欧语系。语系下面还有语族,原始印欧语发生分化以后,形成了几种方言,如地中海方言、日耳曼方言、斯拉夫方言、凯尔特方言等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方言的区别越来越大,各自形成独立的语言,如地中海方言发展成希腊语与拉丁语,日耳曼方言发展成原始日耳曼语,这些新兴的语言继续分化,各自形成族群,所以这几种不同族群的母语,就称为语族,如拉丁语族(罗曼语族)包括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法语、罗马尼亚语,日耳曼语族包括英语、德语、荷兰语、瑞典语等等。详见本人头条原创文章《与外语学习相关的几个语言学小知识》。

说起“日耳曼人”,大家最熟悉的可能是二战中希特勒鼓吹的优秀种族论。其实,除了德国人,日耳曼人还有20多个分支。从罗马帝国时期,日耳曼人的大量涌入算起,时至今日,日耳曼人已经成为了欧洲的代表民族。

日耳曼民族与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时期,强大的罗马人几乎统一了半个欧洲,除了罗马人外,存在感爆棚的还有“三大蛮族”:日耳曼人、凯尔特人和斯拉夫人。凯撒时代,日耳曼人已经在莱茵河以西定居下来,做起了罗马帝国的邻居,故事也由此开始。

(日耳曼人武器是长矛)

一山容不下二虎,罗马人和日耳曼人的相处,自然不是风平浪静。公元前12年,罗马帝国在莱茵一线集中了30万兵力,开始向日耳曼部落发起挑战。

罗马军队的强大不用多说,可日耳曼人也不是省油的灯。战争初期,罗马军队遭到了日耳曼人的顽强抵抗,损失惨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训练有素的军队面前,日耳曼人犹如一盘散沙。经过10余年的battle,罗马帝国成功征服了大部分日耳曼部落。

(罗马人与日耳曼人的战争)

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一分为二,西罗马帝国的陨落,日耳曼人等来了他们的高光时刻。从公元4世纪到6世纪,日耳曼人开始了长达两百年的迁徙之旅。

或许是被罗马军队打怕了,日耳曼人逐渐意识到团结的重要性,所谓“吃一堑长一智”。所以当这次日耳曼人卷土重来的时候,已经不是当时那个任罗马人欺负的蛮族了。

在日耳曼人的冲击下,西罗马帝国亡国,欧洲大陆也从此进入了日耳曼人时代。

(日耳曼人相关图谱)

日耳曼人的民族大迁徙

众所周知,日耳曼民族迁徙的原因是欧洲匈人的入侵,但其根本原因是由日耳曼的社会需求所决定的。早在匈人西征前,日耳曼人就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向罗马帝国渗透。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更是以征服者的姿态,占据着原罗马帝国的领土。

公元419年,西哥特人(日耳曼人的一支,同下,汪达尔人、盎格鲁—撒克逊人、法兰克人、勃艮第人均为日耳曼人)以土鲁斯为中心,建立了西哥特王国,公元5世纪末到6世纪初,西哥特王国扩展到西班牙境内,这也是日耳曼人在罗马帝国境内建立的第一个王国。

(粉色为西哥特王国鼎盛时期)

有了第一个,就有无数个。公元439年,汪达尔人漂洋过海远征北非,以迦太基为首都,建立了汪达尔王国,结束了罗马帝国在北非长达500年的统治。

与此同时,盎格鲁—撒克逊人越过北海,去到早已被罗马帝国放弃的不列颠岛,公元5世纪中叶,七个盎格鲁—撒克逊王国被建立起来。勃艮第人则占据了高卢东南部,法兰克人于公元420年,渡过莱茵河,占据高卢东北部,建立了法兰克王国。法兰克王国盛极一时,后来瓦解为现在的法国、德国和意大利。

就这样,之前统一的罗马帝国领土好比蛋糕,被分给了日耳曼各部落。

(日耳曼民族建国)

既然都是日耳曼人,为什么语言会不同?

言归正传,搞清楚了日耳曼民族的迁徙,我们再看问题:法国、德国和英国都是日耳曼人,为什么语言会不同?

首先,法国人不是日耳曼人,法语不是日耳曼语


从现欧洲的日耳曼人口占比可以得出,德国第一,英国第二,至于法国,实际上日耳曼人比例是非常小的。

(德国日耳曼人最多,英国次之)

虽然法兰克王国是日耳曼人建立的帝国,但准确来说,当时法国和比利时是凯尔特人的聚集地,后来罗马帝国占领高卢后,又有大量的罗马人移民进来。

所以,法兰克人进入高卢后,也开始学习拉丁语,渐渐地高卢境内的法兰克语(日耳曼语一支)被拉丁语同化,演变成了现在的法语。

(法兰克帝国极盛时期)

英国和德国是日耳曼人的一支,为什么语言不同?


语言是分成语系的,日耳曼语属于印欧语系。按照语言学家的分类,日耳曼语可细分为三支,即北支(丹麦语、挪威语、瑞典语等),西支(英语、德语、荷兰语等)和东支(哥特语,现已灭绝)。

既然同是日耳曼语,为什么会不同?这个也很好理解。原本统一的语言,由于历史发展路径不尽相同,会分裂为差别明显的几支,从这些分支中又发展出各种独立的语言。这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比如我们的母语汉语,和藏语同属于汉藏语系,但汉语和藏语也是有明显的区别。

(日耳曼语分布)

万变不离其宗,别看英语和德语不同,其实是非常相近的,学过英语的同学,再学习德语,会容易很多。换句话说,英语和德语就像两个亲兄弟,而法语则更像表兄弟。

关注“全历史”

在这里

文明脉络随心玩转,关系图谱任你来盘

世有万象,史有千面

换个角度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