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海底隧道建成后,日韩海底隧道还会远吗

  1. 中韩贸易发展史
  2. 中韩海底隧道建成后,日韩海底隧道还会远吗

中韩贸易发展史

从箕子东渡开始,中国与高丽半岛都有与其他国家无法相比的联系。

从秦朝开始半岛的北部归属中国直辖。始皇设乐浪郡,对朝鲜进行控制。与高句丽、辰韩等国家贸易,半岛国家向中国纳贡称臣;

汉武帝征伐朝鲜,损兵折将而不可得,朝鲜保持独立,与中土的联系却进一步加强了;自东汉末年汉室衰微。高句丽崛起侵占了乐浪、带方、玄菟三郡。在今天中国境内设丸都,与中方平等贸易;

北魏时恢复藩属国身份但国境至鸭绿江依然稳固;隋炀帝三伐高丽大败而归,高丽国际地位大涨,高丽俘虏了大量的隋朝工匠(尤其是船匠),大大促进了朝鲜的手工业、农业发展。此时高丽虽一分为三(高句丽、新罗、百济)

但中唐时期不得不说是该国古代贸易最发达时期。唐高宗时期李世绩征服朝鲜全境,朝鲜国灭,但两年后唐政府放弃了熊津府,新罗统一半岛南部,借着唐的庇护发展。从此至辽金时期政治上几度分合(后三国时代)未有大的经济动荡。

蒙古的征服给半岛经济带来巨大破坏,高丽一蹶不振被日本赶超。到了明朝,李成桂建立了朝鲜末代王朝李朝。经济上依附于明政府的朝贡贸易体制,清朝承袭了明朝的制度。朝鲜更随中国闭关锁国,只和中国贸易,至1894甲午战争朝鲜被日吞并;

1945年因人为原因分为两国。1953年朝鲜半岛停火后中国大陆与南方的韩国因政治原因停止贸易,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

自1992年8月建交以来,中韩合作关系呈现出政治、经济、人文齐头并进的局面。

经历近30年发展,中国成为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国,而韩国则是中国的第五大贸易伙伴;中韩贸易额突破3000亿美元大关,人员交往达到年1000万人次,相互投资突破1000亿美元等。

中韩海底隧道建成后,日韩海底隧道还会远吗

从经济繁荣角想,日韩隊道协商可能建成。但是日韩有不幸的历史,说规说,韩国有自己的当心。这要看日本在门口的一惯态度与行为。还要看中国同不同意。什么叫整体亚洲利益。如果日本继续胡闹下去。我看这个海底隊道永远也別想通。

从经济繁荣角想,日韩隊道协商可能建成。但是日韩有不幸的历史,说规说,韩国有自己的当心。这要看日本在门口的一惯态度与行为。还要看中国同不同意。什么叫整体亚洲利益。如果日本继续胡闹下去。我看这个海底隊道永远也別想通。

啥?中韩海底隧道建成了吗?我咋不知道呢?个人觉得中国韩国之间不需要隧道,这个隧道躁起来对我们中国人根本没有什么好处,大量的韩国人会跑到我们这边来买大白菜,到时候大白菜都涨价了。

我觉得现在大陆和台湾的海底隧道是最迫切需要造起来的,别的都先可以暂缓,日韩海底隧道可以去造起来,毕竟韩国人打日本人海战也太不方便了,让他们在隧道里面打吧

中韩海底隧道建成后,日韩海底隧道还会远吗 - 汇30资讯

从地域战略来说,是亚洲大陆与离岛的融合和构想,如能实现,日本将重新审视骄傲的日本的上等文化,中国强大即将让日本逐步清醒,一个文化继承和延续,却背叛大中华的汉文化;将进一步的加深日本领导层的反思和社会反思,做一个攻击型文化的追随者,还是要一拖儒雅宽容兼并的汉文化?相信在文化反思,地域反思,汉文化将不断扩大影响,一个泛亚洲汉文化大陆,会推动交通实施,使一衣带水的亚洲大陆离岛向着巨大向心力的大中华区靠近和追随,几乎从人类的开始和汉文化的发展历程,日本在远古和现代都在大中华区的范围内从未离开过,反之韩国也是如此,只是在人类发展历程璀璨的文化迷失方向,盲目追赶学习,放弃自身的本根,却更像是一个未成年的小伙子的叛逆,也像是兄弟分家的规律一般,长大了便有了想有一个独立的空间,大中华文化从来不失包容,宽厚的家长,一直在合理处理着家庭的关系,只是现在的中国梦还在努力奋斗,相信不久的将来,韩国、日本海上陆路大交通一定会实现;

日韩隧道讨论了70年

  与韩中海底隧道相比,日韩海底隧道的构想要成熟许多,而且两国一度在官方层面进行过讨论。这个设想是日方先提出来的。早在上世纪30年代日本对韩国殖民统治时期,日本就提出了“大东亚纵贯铁路构想”,希望通过海底隧道给“大日本帝国经济圈地域”增加物资运送渠道。随着 1945年日本战败,这个构想搁浅了。

  2008年,日本九州地区出生的国会议员组成“推进日韩海底隧道建设超党派议员联盟”,现任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也是里面的成员。对于韩国再次提出海底隧道构想,有分析人士称,这可以看作是在具体回应鸠山由纪夫提出的“东亚共同体”构想,应该会得到日本方面的积极响应。

这还真的脑洞大开,想从威海打一条隧道到韩国,这是绝无可能的。可日韩隧道却是可以实现,毕竟从釜山到马岛的距离仅49.5公里,只要日韩两个愿意应该不成问题。

先不说日韩隧道到底情况如何?日本有一条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是日本本州岛到北海道的青函隧道,长度54公里,用了差不多12年时间才完成。要是日韩隧道也进行建设,也就是再增加一条青函隧道而已,技术上、经济上应该都是没有难题,核心在于政治上的问题。

可中韩之间要建造一条隧道,最短的距离也是要从山东威海打通到韩国仁川,不说环境影响、生态影响、政治较量等方面的因素。就是从技术上和经济上也是绝无可能!而且,本身从中国到韩国也是经过了一个朝鲜,建造一条隧道更是没有多少意义。那要是跟马来西亚关系不好,还要从广西将一条隧道到新加坡?美国如跟墨西哥关系不好,也要建一条隧道到哥斯达黎加?

中韩最短的隧道距离也是要340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隧道距离的6倍以上,而且黄海最大的水深在百米,以目前可以完成的海底隧道技术也就是在30~40米,要想突破百米的隧道技术也需要假以时日。另外,我国也预测过大连至烟台的隧道是123公里,总投资2600亿,如今更是需要超过3000亿。那么340公里的中韩隧道和百米水深,预计要1.5万亿到2万亿,而且时间至少要30年以上。从技术和经济上根本就是一种天方夜谭。

要是真的建设了这样的一条隧道,那么来回一趟还不得1000元的过路费,还不如直接做飞机来的更便宜,而且还要舍近求远,国内都要绕经威海,韩国也要经过仁川。本来短短2小时的时间,如今是转来转去一天也未必能够到达。真是多次一举!不仅没有必要,根本就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