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动力汽车推荐车型

  1. 降压常常需要2个降压药联合用,临床上有哪些经典降压药联合使用方案

降压常常需要2个降压药联合用,临床上有哪些经典降压药联合使用方案

降压常常需要2个降压药联合用,临床上有哪些经典降压药联合使用方案

当高血压患者服用一种降压药无法使血压达标时,通常会采取两药或三药联合的方式来降压,而不是一味地加大单药剂量。联合用药的原则是将降压机制不同的药物联合应用,起到协同降压的作用,而且能达到抵消副作用的效果。

目前认为较优的降压药联合方案有四种

  • ACEI/ARB+CCB
  • ACEI/ARB+利尿剂
  • CCB+利尿剂
  • CCB+β受体阻滞剂

联合动力汽车推荐车型 - 汇30资讯

很多药物名称用到了简称,大家可能有些陌生,我们先来了解这些简称对应的是哪一种药物。目前常用的一线降压药有五大类,分别是: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代表药物有贝那普利、依那普利、卡托普利等,因为这些药物都以“普利”这两个字结尾,因此也叫“普利类药物”。
  •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代表药物有缬沙坦、氯沙坦、厄贝沙坦等,因为这些药物都以“沙坦”二字结尾,因此也叫“沙坦类药物”。
  • 钙通道阻滞剂(CCB):可以分为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和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以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较为常用,代表药物有硝苯地平、氨氯地平、贝洛地平等,也叫“地平类药物”。
  • β受体阻滞剂:代表药物有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卡维地洛等。
  • 利尿剂:最常用的就是噻嗪类利尿剂,代表药物有氢氯噻嗪等。

看完了王药师前面的介绍,想必大家已经有所了解。接下来,王药师要给大家介绍的各种联合用药方案的优势。

第一种:ACEI/ARB+二氢吡啶类CCB(普利类/沙坦类+地平类)

普利类/沙坦类药物是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系统来达到舒张动脉和静脉,降低血压的作用,而地平类药物是通过抑制钙离子的细胞内流而达到舒张动脉血管平滑肌,从而使血压降低,联合用药可以达到协同降压药的作用。另外,联合用药还可以抵消副作用,是比较好的联合方案。

第二种:ACEI/ARB+噻嗪类利尿剂(普利类/沙坦类+噻嗪类利尿剂)

早期应用噻嗪类利尿剂可以通过排钠利尿来减少细胞外液和血容量,导致心排出量降低,从而使血压下降,长期应用则可以通过扩张血管来降低血压,它与普利类/沙坦类药物可以起到协同降压的作用,而且噻嗪类利尿剂还可以延长普利类/沙坦类药物的作用时间,使得降压效果更持久平稳。

我们再来看看药物的副作用,普利类/沙坦类药物的主要副作用是血钾升高、尿酸降低,而噻嗪类利尿剂的主要副作用是血钾下降、尿酸升高,两者联用恰好可以抵消副作用。

第三种:二氢吡啶类CCB+噻嗪类利尿剂(地平类+噻嗪类利尿剂)

从理论上来看,这两类药物并不适合联合药物,因为它们的降压原理相似,都能减少血容量和排钠,但是研究表明,这地平类药物和噻嗪类利尿剂联用有利于心血管保护,可以降低高血压危险事件的发生风险,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需要注意的是,最好选择长效的地平类药物和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联用。

第四种:二氢吡啶类CCB+β受体阻滞剂(地平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通过负性肌力和负性频率作用减少心脏排出量,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与地平类药物的降压远离不同,二者联用可以协同降压。另外,地平类药物可抵消β受体阻滞剂引起的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而β受体阻滞剂可抵消地平类药物引起的交感神经兴奋,它们之间可以相互抵消副作用。

以上这些联合用药方案是临床上比较常用的,降压效果好,副作用少。当然,也有不宜合用的方案,如普利类药物和沙坦类药物不宜合用,因为两者的降压机制相似,联合应用不仅不会让降压效果增加,还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保钾利尿剂和普利类药物/沙坦类药物也不宜联用。

王药师提醒大家,用药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可擅自更改用药方案。

我是王药师,致力于用朴实无华的文字解释复杂难懂的疾病知识,帮助您管理好自己的身体。您的点赞就是我最大的动力!另外,如果您的家人也存在降压药联合相关的困扰,请把这篇文章转给他们吧!

高血压目前越来越成为困扰大家的慢性病,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但高血压病人只要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对我们的身体影响比较小。

高血压最主要的是降压,并且达到标准,只有达标才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 优选长效药物,目的是怕一些老年人忘记吃,有时还要考虑价格,现在国家带量采购,价格相对便宜。
  • 平稳降压长期管理,强调长期治疗依从性,只有好的依从性,血压达标才最有效
  • 选择降压药时综合考虑伴随疾病
  • 合并血脂等症状的患者可以使用调脂治疗
  • 一般高血压患者降至140/90mmHg以下;
  • 65-80岁控制在150/90mmHg以下,如能耐受,可进一步降至140/90mmHg以下;
  • 年龄≥80岁降压目标为150/90mmHg以下;
  • 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疾病的患者可在140/90mmHg的基础上再适当降低

《基层高血压防治指南》推荐的高血压药物共有四类,分别是ABCD。

A:ACEI 或AR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ARB类推荐药物:替米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

ACEI类推荐药物:贝那普利、依那普利、卡托普利;

B:β-阻滞剂。推荐:卡维地洛、比索洛尔、美托洛尔;

C:钙通道阻滞剂。推荐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缓释片、尼群地平;

D:利尿剂(噻嗪类或噻嗪样),推荐吲达帕胺、氢氯噻嗪。

临床上常用的联合用药,遵循疗效增加,副作用抵消

比如A类药+D类药,普利或沙坦类+吲达帕胺

A类药轻度保钾,D类药又会出现低钾血症,这样两类药合用,疗效增加了,副作用抵消了。

还有B+C类药合用,洛尔类+地平类

B类药使心率减慢,C类药又使心率略增快。

但A类药中,有ACE I ,ARB,其降压机制是一样的,无协同增加疗效的作用,故不联合使用。

比如沙坦类药和普利类药就不联合使用。

无合并高血压治疗

血压高无并发症,我们选择地平类药治疗,观察2到4周,看看效果怎么样,没有达标,我们就要加药。

可以加A类,氨氯地平+厄贝沙坦,也可以说是氨氯地平+依那普利

也可以加D类,氨氯地平+吲达帕胺

还可以加B类,氨氯地平+美托洛尔

高血压合并心肌梗死

首选A+B

使用洛尔类药,再梗及死亡风险显著下降。

基层高血压防治指南推荐,心肌梗死患者,如无并发症,均服用A+B,普利类+洛尔类药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首选B或C或A

β受体阻滞剂(洛尔类药物),它可以降低心肌耗氧,缓解心绞痛症状,临床常用美妥洛尔。

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地平类),它抗心绞痛(β受体阻滞剂不耐受,或用后血压仍高),抗动脉粥样硬化

ACEI(普利类)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对于稳定型心绞痛证据弱于心肌梗死。

临床上的联合用药还很多,没有并发症的用药相对好一些,有并发症的需要看并发症的情况。

但按《基层高血压防治指南》来看,基本上是傻瓜用药模式,而且是长效制剂居多,用起来非常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