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价格指数指的是什么

  1. 股价指数就是股票价格吗
  2. 股票价格指数指的是什么
  3. 上证指数是怎样计算得来的

股价指数就是股票价格吗

是为度量和反映股票市场总体价格水平及其变动趋势而编制的股价统计相对数,通常是报告期的股票平均价格或股票市值与选定的基期股票平均价格或股票市值相比,并将两者的比值乘以基期的指数值,即为该报告期的股票价格指数。

股票价格指数指的是什么

股票价格指数(stock index)是描述股票市场总的价格水平变化的指标。它是选取有代表性的一组股票,把他们的价格进行加权平均,通过一定的计算得到。各种指数具体的股票选取和计算方法是不同的。2015年1月19日,因两融监管,券商板块,除宏源证券停牌外,板块内个股全线跌停。个股方面,方正证券、山西证券、国海证券、国金证券、东北证券、中信证券、招商证券等19股集体跌停。沪指大跌7.7%创7年来最大单日跌幅。

上证指数是怎样计算得来的

上证指数的样本是上交所上市的全部股票,包括A股和B股,从总体上反映了上证所上市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

计算方法:上证综合指数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期,基期为100点。以全部上市股票为样本,以股票发行量为权数,按照加权平均法计算的。但是遇到新股上市、退市或上市公司政治扩股时,须作相应调整。新股上市需满一个月才可进入上证指数。

计算公式:报告期指数=(报告期样本股总市值/基期总市值)×100。

上证指数一般是指“上证指数”全称“上海证券交易所综合股价指数”又称“沪指”,上证指数基日定为1990年12月19日,基日提数定为100点。1991年7月15日正式发布,是反映上海股市总体走势的统计指标。

股票价格指数指的是什么 - 汇30资讯


上证指数为实时逐笔计算,即每有一笔新的成交,就重新计算一次指数,若当日没有成交则为前日收盘价计算,若当日有成交则以最新成交价计算。


上证指数计算公式:报告期指数=(报告期采样股的市价总值/基日采样股的市价总值)×100 市价总值=∑(市价×发行股数)当市价总值出现非交易因素的变动时,用除数修正法修正原固定除数,以维持指数的连续性,公式:修正前采样股的市价总值/原除数=修正后采样的市价总值/修正后的除数。

需要进行指数修正的情况有:新股上市,股票除牌,还有股本数量变动如送股配股,减资等。分红派息等不作修正。

新股上市第二天才计入指数,修正计算方法:当日的市价总值/原除数=当日的市价总值+新股的发行股数×当日收盘价/修正后的除数。

股票除权在除权交易日开盘前进行修正指数修正,修正计算方法:前日的市价总值/原除数=[前日的市价总值+除权股票的发行股数×(除权报价-前日收盘价)]/修正后的除数。

撤权:在含转配的股票除权基准日,在指数的样本股票中将该股票剔除。

复权:在撤权股票的配股部分上市流通后第十一个交易日起,再纳入指数的计算范围。

上证指数的全称叫做“上海证券综合指数”,样本股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全部上市股票,包括A股和B股,反应的是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全部上市股票价格变动情况,初始日期是1991.7.15,但是计算日期是1990.12.19,按照这一天作为基日指数,共计算做100点。

后来出了一个新上证综指,按照2005年12.30做基点来算的,以那天的所有样本股票总市值为基期,基点为1000点。

不过我们口中的上证指数应该是前面那个,计算的数据还是总市值,成份股中的B股在计算上证B股指数时用美元计算价格。

遇到除息除权的成分股,处理方式还不一样,除息的成分股指数不修正,就让她自己回落。

而如果有公司除权,那么除权基准日修正指数。

如果有汇率变动么就看交易周的最后一个交易日算。

停牌期间按照正常交易最后结束前的成交价算。

上证指数——全称为上海证券交易所指数,也叫上证综指。由上海证券交易所依据在该交易所所有上市股票价格编制而成。于1991年7月15日正式公布,其代码为1A0001(A前面也为数字1)。

算法:以正式开业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期,以当时市场全部8种股票为样本,并以股票发行量为权数进行编制,计算公式为:

本日股价指数=本日市价总值/基期市价总值×100

市价总值就是当日所有股票的收盘价与发行量乘积之和(基期实际上只有8种股票)。

以后如果遇到上市股票增资或新增(剔除)时,则必须对基期市价总值进行修正,修正公式为:

新基准市价总值=修正前基准市价总值×(修正前市价总值+市价总值变动额)/修正前市价总值。

本日股价指数=本日市价总值/新基准市价总值×100

从上证指数的算法可以知道,该指数是采用了加权平均,权数为上市公司的总股本,所以总股本较大的股票对股票指数的影响就大,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票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两部分,其中流通股本与总股本并不一致,这样,上证指数就常常成为机构大户造势的工具,使得上证指数的走势与大部分股票的涨跌情况并不吻合。这就是平常所说的指数“失真”的问题。

上证指数是一个派许公式计算的以报告期发行股数为权数的加权综合股价指数:

1、报告期指数=(报告期采样股的市价总值/基日采样股的市价总值)×100

2、市价总值=∑(市价×发行股数)

比如:某日收盘总市值为5000亿,指数为1000点,那么当日基准值就是5000亿/1000=5亿。第二天某新股计入指数,其前一天收盘市值为500亿,那么总市值变成5500亿。而指数不应出现跳跃,仍然要是1000点,所以相应的基准值就要调整为5500亿/1000=5.5亿。

最初的基准值是制定上证指数那天定的。此后,有新股上市/增发/退市等影响总市值事件出现时,就调整基准值以保证指数连续。但分红除息的影响是没考虑的。所以有股票分红时,会看到上证指数在开盘前有微小的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