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郭川最新消息吗

  1. 广东一女子违规登四姑娘山遇难,为何总有“驴友”去冒险

广东一女子违规登四姑娘山遇难,为何总有“驴友”去冒险

刚听到这个消息时,是在周涛姐主持的“百万英雄”,其中有道题是“爬山不适宜出现哪种行为”,答案是“大声喊叫”。接着她就提到了四姑娘山一事,只是用词比较隐讳,只是说出了意外,让答友们多多注意安全,当时就感觉事情可能不妙。

在头条浏览新闻时,得知了事情的经过。很是为那位985的黄同学可惜,又是风华正茂的年龄,又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又是一个破碎的家庭,又是一辈子挥之不去的阴影。

这让我想起了很多,有那些在职业项目中遭遇意外的运动员、那些专业人士,还有那些在有危险活动中生命戛然而止的种种事件,那些曾经的报道和画面时不时的在眼前浮现。

有郭川最新消息吗 - 汇30资讯



这是巴西赛车手塞纳,F1历史最佳之一,1994年比赛中遭遇意外而逝世这是悲痛欲绝的车迷粉丝

这是国葬仪式,活时伟大,走时光荣

还有在十年前,在俄罗斯参加“穿越东方”拉力赛时,发生意外的徐浪;两年前,单人不间断跨越太平洋时,落水失联的郭川。

这仅仅是社会影响比较大的几起案例,而且是在正式的项目进行的过程中、在安保到位、当事人具有丰富临场经验的情况下,还是发生的意外。

更不用说我们普通人在高风险运动中遇到危险时、事故发生概率更高的事件——

比如四年前登山滑雪,出现意外,昏迷至今的大舒马赫;比如2003年,因攀登珠峰遭遇雪崩而全军覆没的那五位山鹰社成员。

生命诚可贵,永远都是第一位。在风险危险面前,我们是没有身份差别的,我们的警觉意识、自救能力和临场应变,在猝不及防的风险和危险面前,都显得过于苍白。

具体到这次事件中,他们一行数人罔顾了登山的禁令、忽视了在极限环境下的危险、在条件愈加危险时的盲目向前、准备器材的简陋和匆忙,无一不是悲剧发生的前兆,也加大了危险发生的概率。

在事件发生过程中,也有一个比较值得注意的事情——有位驴友在体力不支的情况下、中途退出了。也许有人会说,是这位驴友的离开,让黄同学的悲剧少了一些挽救的可能性;但我觉得这位退出的驴友才是量力而行,是对自己负责,是正确的知难而退,是保命式的止损割肉,而不负责的,是执意冲顶的余下的人。如果知难而退,何至于现在的无可挽回。

同时,我也想起了流传千年的古人警言——君子不居危邦,不立于危墙之下;是非之地,不可久待;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大人说的,古人说的,都是对的,只是我们很多时候没有听到心里去,没实践到我们的生活中来。

我们的生命只有匆匆几十年,也只有一次,没有复活卡,没有续命的机会;人活一世,值得以命相搏的事,太少太少了。安全,也不仅仅是我们自己的事,也关乎我们背后的家庭,关乎和我们血浓于水、血脉相连的每一个人。在事前,预估风险、判断危险,不要做力不能及的事;事中,随机应变,遇到危险,及时止损,回家第一;事后,认真总结,用自己的经验,让自己又一次的成熟,并分享给自己的亲人朋友,也许一次不经意的提醒,就会降低意外的发生。

最后,希望黄同学家人和男友节哀,处理好后事。

也谢谢周涛姐的提醒,也谢谢“百万英雄”和“今日头条”对于生活常识和安全的普及。

生命诚可贵,也不仅仅属于我们自己,让我们万事小心。

愚昧的登山者面对生命的态度,只有直面大自然的惩罚,才会落下悔恨的眼泪,敬畏自然。每个驴友都想接近大自然,甚至征服大自然。挑战,是人类的天性,敬畏,是人类的智慧。简陈事件:陈、黄、韦三人违规登山,陈中途撤离,黄某、韦某遇到大雪,黄某遇险,营救不成功,卒。出事很大的原因是他们擅自探险未开发区域,正常人都知道,未开发开放区域充满太多不确定性的危险因素,过分自信自己的专业能力,对大自然的力量一无所知。探险不等于冒险,未做充分的风险评估,不要做愚昧无知的行为。而且救援的费用问题和事故后对景区的负面影响,谁来承担这个意外?谁又是不应该承担这个意外?驴友热衷冒险,是因为大自然能给予他们不一样的情绪:如平凡之路般流浪的情结,如山野诗人般的放空,如海伦·凯勒般的不屈索求等等。热爱自然,也轻敬畏自然。

日前,二男一女违规攀登四姑娘山,广东籍女子不幸遇难的新闻广为传播。世人对该事件的焦点停留在“违规攀登5390米高的玄武峰”和“男友无奈放弃女友只身下山”上。最初看到该新闻的时候,也是为三人特别是逝者感到不值,甚至有责怨念想,现在渐渐平静下来,多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冷静对待。

站在辩证法的角度,有平静安稳地选择生活的人,必然会有从冒险中寻觅生存或生活乐趣的人。这么一想,有所释然,也就对挑战生命极限之人心存敬畏。直面大自然,的确需要这样一些人发掘人类的终极潜能,拓展生命的“宽度”。但是,冒险或者满足乐趣必须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不能说当过两年大副,就认定自己可以一叶扁舟成为当代鲁滨逊;或者把业余当作专业,没有经验与装备,妄图跟在他人后面征服雪山;又或者三五成群,不同年纪、不同身体条件的网友网约探险,等等。光有热情远远不够,自己有几斤几两的刷子,要掂量掂量,守规守矩,量力而行。

说的直接一点,莽撞行事就是对自己生命的不负责任。一方面,作为成年人,自己的生命掌握在自己手里;另一方面,恰恰是作为成年人,你是孩子父亲,你是丈夫的妻子,你是父母的孩子,有没有考虑过对于家人的担当。从天台边沿伸出一只脚,只要1秒钟,死亡是非常简单的事,但是把性命轻易交给死神的人,却是一个无比自私的人,他只完成了自我满足或自我救赎,而没有实现作为人的生存价值与意义:人不仅仅为自己活着。人人只为自己活着或只为自己死去,那将是一个万籁俱寂的荒漠般的星球。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如果说最后的“屏障”仍旧无法拦住你对生命未知和生活乐趣的探求,那么只有做到两点,社会仍旧对你认可,一是大自然对每个人平等,自己的生命自己负责,不要幻想、也没有资格把自己的生命托付给同行之人,哪怕她是你的母亲;二是如果需要救援,救援费用和救援人员可能因此带来的损伤(包括生命与财产),由你或家人承担。

这样的新闻已经不是新闻了,心里除了难受就是莫名的愤怒。

我一直崇拜挑战人生极限和户外求生的人,觉得他们伟大,精神可嘉,有勇气挑战大自然的艰险,敢于向困难挑战。可是面对一单单失去生命代价换来的结果,还是难受现实,感觉部分人的做法不可取。

大自然的力量是无穷的,当我们人类挑战大自然的时候,要充满敬畏,千万不能任性。虽话说,莫欺山水,莫䠀火海,人在大自然面前,就似一只小蚂蚁,当灾难降临,个人毫无抵抗力的。

在这起意外事件中,我们应该注意吸取教训,千万不要冒险来漠视生命。

1,在几人同行中,违规操作,进入了危险区域。既然违规就一定充满危险,且有安全隐患,为什么还要去尝试呢?

2,几人同行,半路退场风险大。在同大自然的斗争中,团结协作,共同努力共同抗争才更有力量。就如一辆车,在半道上四个轮子掉了一个,对三个轮子来说是不负责的,对丢的那个轮子来说也是不负责任的,任性往往付出代价。

3,勇气固然可嘉,无知令人可怕。在户外运动,或者户外探险中,一定能有专业的知识,健强的体魄,还得做好各种事情准备,宁可把事情想得复杂一点,做好退路,做好防范才是关键。没有条件冒然前往,结果沉重。

4,户外运动,多一点专业的挑战,少一点无谓的牺牲。户外挑战,应该对无知者说,不!对任性者说,不!

尊重生命,理性挑战!

广东一女子违规登四姑娘山遇难,愿家属节哀顺变。很多答主都批评了她男友的不负责任,对于无情无义之人也不想再浪费口舌,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攀登高峰的魅力和风险。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攀登高峰其实就是一件特别有魅力的事,从1960年开始,在王富川、贡布、屈银华首创登上珠穆朗马峰北侧后,陆续有更多人爱上了登山。包括有大家知悉的王石,还有80后企业家苗坷。


除了有人爱上登山,国内还有不少人在设计开发路线、培训和普及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除了热爱外,就是专业。例如自由登山者马一桦出山之前,国内山峰资料只有雪宝顶、玉珠峰和慕士格塔三座可以选择的山峰。后来,老马就开发了像雀儿山、半脊峰等资料的空白,还成立了专业的登山培训组织,所以2005年和2006年还被评为“最佳攀登成就奖”。


然而,即使说登山再有魅力,专业人员也时有发生意外的,更何况是心血来潮、准备不充分、路线不熟悉、应急处置无预案的普通民众呢?我跟大家举一下严冬冬的案例吧,他是自由登山者,10年前北京奥运圣火成功登顶珠峰,他就是登山队的后援队员随队登顶,成为首位登顶珠峰的清华学子,还是第六届中国户外年度金犀牛奖获得者,但是6年前登四千多米的冰川,掉入暗裂缝也不幸离世。所以专业的事要专业的人才能去做,不能拿生命当儿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