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让孩子有独立的学习

  1. 如何让孩子养成学习的好习惯
  2. 如何让孩子养成学习的好习惯

    如何让孩子养成学习的好习惯

    第一,写作业磨蹭:限定时间。

    怎么让孩子有独立的学习 - 汇30资讯

    孩子在家写作业能把家长气个半死,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喝水,一会儿吃水果,直到时间晚了,不得不写了,就草草地应付了事。家长怎么说都不听,最后弄得鸡飞蛋打,狼烟四起。不要让孩子无限制地写作业,家长规定时间,一科不要超过一个小时,到时间了没写完就不要写了,第二天到学校没写作业老师会教训他,罚写,狠狠地收拾几次,孩子写作业就不再磨蹭。

    第二,上网抄答案:切断网线。

    上网抄答案,最大的好处就是快,不用动脑思考,作业交上去都对,但是一到考试就完。明智的家长把家里的宽带上网撤掉,家长也不上网,不给孩子手机,从根本上解决上网抄答案的问题。作业会多少做多少,不会的第二天老师讲课的时候认真听讲。家长千万不要以为孩子上网抄完答案就会了,一旦养成了上网抄答案的习惯,孩子便不再动脑思考。还有的孩子借上网的机会玩游戏,家长根本就不知道。

    第三,提前预习,按时复习。

    多数孩子只知道上课听课,却忽略了课前预习,导致上课听课满堂灌,分不清主次。有目的地听课效果是最好的,而这个“目的”来源于课前预习,预习不是复习,只需要大概掌握,画出不理解的上课听就行。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复习计划,并严格去执行,“温故而知新”,复习分为短期、中期、长期,根据具体问题及时调整复习内容。会复习才能保持成绩稳定。

    第四,书包桌面保持整洁。

    学习的房间一片狼藉,书包、书本、衣服、袜子,拖鞋,短裤,到处都是。找一样东西要翻半天,翻箱倒柜,浪费太多的时间。再去看看他的书包,各科的卷子、课本、笔袋、纸,统统混在一起,九科卷子塞满了书包,分不清哪是数理化,哪是数语外,找一张卷子要翻很长时间。

    一个做事没有条理的孩子,头脑是不清楚的,没有清醒的头脑又怎能学习好?

    这个问题很好,问到了关键。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走入社会后的工作、成年后的生活,都不是成绩决定的,而是习惯和性格、品质决定的。

    因此,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如学习习惯和方法重要。这里就说说如何培养学习习惯。

    根据工作中的经验和体会,我认为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应该这样做:

    1、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氛围,有良好的家庭教育

    环境是“书香门第”的人为环境。父母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是否好,是勤奋还是懒惰,是否爱读书,是否自律等。过去大户人家的子女都有这方面的熏陶。

    如果要想你的孩子喜欢读书,你就要去读书。要孩子学习习惯好,家庭生活的重心就要不离开对孩子的培养,而不是只跟孩子要考试成绩。

    教育是父母引导孩子对学习、读书、做事的正确态度,并身体力行,做好榜样。一个打麻将的家庭,孩子是不会安心读书的。

    教育要少打骂,不要简单粗暴,多想办法。尊重孩子。

    2、定规矩,重行动,不懒惰

    学习习惯是逐渐养成的,有个过程。定规矩要结合孩子的自身特点,由低到高,循序渐进,使他能够得着,乐于做,有动力。

    比如:课余时间的利用,每天作业必须提高效率,不能无限延长时间;写作业前要复习当天课堂内容,懂了以后再完成作业。

    有的孩子小学阶段作业就要写到很晚,是不对的,要尽快及时调整。有的孩子没有玩的时间,会逐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家长要多多注意。

    行动最重要。定好规矩,接下来就是不折不扣的执行。对于做的如何家长要心中有数,有奖有惩,有激励有措施。能不能养成你期望的效果,在此一举。

    这个过程中,家长和孩子都要“吃苦头”,家长不能动“恻隐之心”,不能有“妇人之仁”,虎爸也好,狼妈也罢。孩子要“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坚持做就是了。

    对普通人来说,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背后要付出汗水的。

    3、关注“非智力”问题,激发兴趣和好奇心等内在力量

    让孩子养成好习惯,不是要他只知道学习,两耳不闻窗外事。好习惯的背后,更多表现在叫做“非智力”的问题上。

    因为习惯问题,多半由非智力方面的问题决定,而这个问题往往会被家长们忽视。

    比如,家长对孩子的业余生活要有筛选、把控。可以带孩子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旅游,但要不要孩子参加亲朋婚礼这件事就值得考虑。

    比如,孩子有无好奇心、凌云志,是否乐于学习,善于思考,能否克服懒惰,坚持不懈等,都是涉及到的问题。

    4、具体做法例举:

    小学要养成的好习惯:良好的书写习惯、专注习惯、阅读习惯、浓厚的兴趣、好奇心等。

    初中要养成的好习惯:主动学习的能力、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保持课外阅读习惯、坚持写日记等。

    高中要养成的好习惯:主动学习的能力、独特的学习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保持读书习惯、坚持写日记等。

    此外,还要根据每个学科特点,养成不同的学习习惯。

    比如,语文、英语要多读多背,不断积累;数学、物理要善于总结归纳,掌握规律。这些即是方法,又是习惯。

    以上所有,孩子小学初中时,父母和老师要多多引导督促,高中时就主要靠个人不断努力探寻,老师家长点拨指导,说出自己的建议即可。

    希望曼声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解决你的问题,我也将非常高兴!

    希望曼声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解决你的问题,我也将非常高兴!

    这几日遇到一位咨询的家长,妈妈说:“我的孩子,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一点一点地变‘坏’......”

    就拿写作业来说,每次他放学回到家,第一件事不是写作业,而是打开电视看动画片;

    但其实还没有到播出的时间,他完全可以写完作业再看,但他宁愿瘫在沙发上干瞪眼看广告,也不愿意打开作业本;

    然后等动画片都演完了,才匆匆打开作业本,胡乱的应付,作业越写越潦草,过了一段时间,成绩明显下滑。

    其实从这位妈妈的表述中我们可以发现,孩子不是变坏了,也不是不想学习,而是他缺乏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写作业磨蹭、不知道怎么合理安排时间、作业潦草粗心大意等等

    但是建立学习的好习惯,不是靠父母三催四请,定规矩讲条件,或者为他们安排好大小事务让孩子照做。

    而是要让孩子的大脑建立习惯回路,提升自我规划的能力,激发良好的学习动力!

    大脑神经的专业知识科普:

    大脑皮层是神经元胞体组成的灰质,皮层之下是神经纤维交错而成的白质。

    而在这庞大的白质深处,却另有一处桃花源地,称为基底神经节。


    基底神经节是一大团神经元胞体组成的灰质,而纹状体是基底神经节中最大的核团。

    纹状体是运动和奖励系统的重要结构,分为腹侧和背侧两部分,背侧纹状体是今天要讲述的重点,因为它在习惯和目标导向两种行为中起重要作用!

    当然,纹状体并非大脑唯一参与习惯性为行成的区域,位于腹内侧前额叶的边缘下区同样也有此功能,抑制边缘下区,可阻止大鼠习惯行为的形成。

    ▲ 红色部分为纹状体

    那么,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高效专注的用脑习惯,3个科学方法整理给爸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01 让纹状体储存新的习惯回路

    孩子能不能专心听讲不走神,能不能按时写作业不拖延,能不能好好收拾自己的学习用品和玩具等等,不是靠家长“催、吼”就能见效的,要靠孩子的大脑给自己发出命令才能更好的执行。

    竞思通过脑电生物反馈训练,来科学锻炼大脑前额叶皮层及神经元网络,多点位的训练模式,能够综合提升孩子的注意力和执行力。

    这样做可以帮助孩子养成高效用脑的习惯,在面对学习任务、处理生活事务时候都能够集中注意力、提升效率。

    同时,大脑基底神经节的纹状体也会储存这样高效学习做事的好习惯,让孩子能够更好更轻松的维持好状态!

    02 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好习惯需要有好能力的支撑,很多时候孩子没法坚持一件事,不是不愿意做,而是能力不足、没有方法,不知道该怎么做。

    竞思从心理认知的专业训练方法入手,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行为习惯等从多个角度,设置对应的训练,如行为矫正训练、时间管理训练、作业管理训练、生活管理训练等等。

    这么做能帮助孩子掌握不同任务的高效解决方法,提升自我管理能力,每做一件事都有迹可循有方法可依,那么孩子就可以更轻松的培养出做这件事的习惯,也便于保持。

    03提升自控力

    习惯和自控往往不分家,我们会发现自律性强的人,通常更容易养成好习惯,不论是运动、饮食、还是学习、工作。

    强大的自控力除了锻炼大脑外,也可以采取辅助训练来帮助孩子提升,比如专业的自控和情绪管理训练。

    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来搭配训练方案,改善孩子对于学习的兴趣和态度,增强孩子的学习动力,能够自觉主动且合理地安排学习任务和娱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