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摔了!印度又摔机了!怎么回事

  1. 又摔了!印度又摔机了!怎么回事
  2. 又摔了!印度又摔机了!怎么回事

    又摔了!印度又摔机了!怎么回事

    又摔了!印度又摔机了!怎么回事 - 汇30资讯

    (刚刚印度一架苏30坠毁,这是今年的第13架坠毁战机)

    印度摔机世界闻名,印度摔毁战机的频率,让人咋舌。40年间,印度摔毁各种型号战机超过1000架;2009~2018年7年间有资料显示,印度军队坠毁了10个型号的各类战机68架,平均每年10架;直接引起68名军人和6名平名丧生。当人们讥笑印度时,印度振振有词与美国相比:美国在近20年的和平年代里,美国的训练也达到每月平均坠机两架!喝!印度总算找到了坠机的同伙。

    2019年刚刚过去7个多月,印度又传摔机,这是今年摔毁的第13架战机,加油印度,赶上美国,争取每月摔两架!

    印度摔机归咎于训练太频繁,任务太重,这是主要原因吗?个人认为,印度摔机的原因:

    一、飞机老旧更新缓慢是第一大原因。

    印度目前有各型战机约1300~1400架。主力战机是苏30MK1,数量最多,200架左右;还有米格29丶幻影2000丶美洲虎总共大概200架左右。其余都是老旧飞机。2008至2012年4月间,印度空军摔坏了37架飞机,有27架生产于上世纪80年代。1996年~2012年,有872架苏式米格战斗机在印度空军服役,有482架坠毁,172名飞行高手和8名机场工作人员丧生。印度鹞式战机在印度海军服役33年,2/3坠毁;苏制米格系列战机,被称为“飞行的骨灰盒";美洲虎也是“空难制造者",一共坠毁了45架。

    二、后勤保障落后,机件更新困难。

    印度战机,万国制造。印度战机采购来自不同渠道,不同国家。由于不配套,维护成本高,更换机件,采购困难。加上绝大多数战机,凑合着用。给战机隐藏了各种不安全因素。印度豹是印度引以为豪的战斗直升机,20多年来坠毁了190余架,造成290名飞行员与军人丧生。印度飞行员妻子组成“寡妇后援会",呼吁政府更换老旧飞机,注重飞行安全,让不少现役飞行员和他们的家属感动落泪。


    三、缺乏知识产权,无法印度制造。

    印度战机或者说稍先进的战机,印度没有知识产权,更缺乏制造技术和制造设备,只能依赖他国他人来教练,在训练过程中,往往一知半解,缺乏紧急情况下的灵活机动处置能力。即使是引进的先进战机,同样发生坠毁事件。

    印度战机训练频繁,也是印度自己所找的原因之一。

    印度摔飞机原因是比较复杂的。

    首先,印度飞机制造业虽然起步不晚(各位不妨去查一下他们所研制的HF-24“风妖”HAL HF-24 Marut战斗机,这种战斗机1961年首飞,1967年装备部队,同期的中国还在批量装备仿制的米格17(歼5),更好一些的米格19和米格21还在“优质闯关”,应该说,当时印度航空工业的起点并不比中国低,甚至可以说略高),但基础打得比中国更不牢靠(“风妖”就是靠原来德国飞机设计大师谭克Kurt Tank团队带出来的,谭克团队走后就又回到许可证生产的老路,而飞机设计制造甚至修理的上下游配套材料、特设、武器、雷达、各种关键部件都残缺不全,且长期得不到补课),结果便造成国产飞机研制和生产缓慢,不得不继续大量引进外国飞机,包括直接购买和许可生产,而这些飞机型号繁多、来源庞杂,分属于不同的体系,保养、维修压力倍增,而印度军队在项目管理方面是明显短板,在印度装备的飞机,维修间隔更短、维修需要更多,这样自然也就更容易摔。

    其次,印度斯坦航空公司(HAL)在质量管理和现代化生产方面存在严重问题,不论生产、装配、维修,其品质都远不如原厂,维修一两种老旧机型已很吃力(比如HAL生产和维修的各型米格21就摔了个七七八八),再摊上一堆“万国牌”新机型自然雪上加霜,飞机当然也就变得特别容易出问题。

    第三,印度空军的事故应对理念更接近英国,讲究“保人舍机”,所以关注印度坠机新闻的朋友不难发现,印度坠机特多,但飞行员和飞机同归于尽者不多,跳伞逃生比例特别高,甚至高得有些过头(明明不一定需要跳伞的也会跳了保险,而且不会因此背什么处分)。应该说,这种理念未必是错的,对于第三世界国家而言,优秀飞行员的确比飞机值钱得多。

    第四,今年是印度选举年,选前莫迪为确保胜选对巴基斯坦疯狂秀肌肉,被击落飞机后更折腾得无休无止,选后又出于凝聚支持率和刺激民粹需要在克什米尔生事,这些都势必伴随着更高等级的空军警戒等级,和更高强度、高密度的飞行任务,飞得多,摔得自然也多——何况是“带压力带任务”的呢?

    南亚次大陆有一个国家,叫作印度共和国(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在印度,战机不是拿来对付敌人的,是拿来表演的,是拿来摔的,印度的飞行员都摔出了经验,在战机坠毁的时候,都能更好的保护自己,利用弹射座椅将自己弹出去,毕竟人命关天,人比战机重要!

    8月8日晚,印度再一次上演摔机事件,印度的一架苏-30MKI重型战机在北部地区坠毁。该战机从提斯浦尔机场起飞,刚刚起飞不久,就出现系统故障,然后一头栽到机场旁边的草地上。幸运的是,飞行员在坠机的过程中,按下了弹射座椅,将自己弹射出去,平安无事,逃过一劫!

    苏-30战斗机,是俄罗斯俄罗斯一型双座双发多用途战斗机,是三代半战机,由苏-27改进而成,具有对空对地双重用途,摔一架就是巨大的损失。由于苏-30产自俄罗斯,俄罗斯作了特殊标记,出口型的苏-30战机命名为苏-30K,印度购买的编号就是苏-30MKI,出口到中国的则不同,叫苏-30MKK。

    加上这一次苏-30MKI,印度2019年已经是第10次发生坠机事故,如果印度的发展还跟不上,这样的事故还会经常发生。印度发生这样的事故,主要是印度的工业基础太差,印度又爱面子,军费世界排名前五,喜欢任性的买买买,不是买俄罗斯的,就是买美国的,由于进口的数量太快,印度自己的工业技术跟不上,原装设备出现故障、老化之后,经过斯坦航空公司一维修,就会陆陆续续发生坠机事件,这说明斯坦航空公司并不能有效的解决进口战机的疑难杂症,不能有效排除战机存在的安全隐患,飞行员架着存在安全隐患的战机出行,只能是有去无回。

    另外,印度战机经常坠毁,是因为飞行员的原因,进口的战机太多,培养一个飞行员非常不容易,价格昂贵,印度的飞行员数量有限,就要求飞行员会驾驶各种战机,有的飞行员对型号不同的战机操作不够熟练,在发生意外时,不能保住战机,第一反应只有逃命!另外,印度飞行员还有个陋习,据说在印度之前的坠机事件中,经过黑匣子的数据分析,印度飞行员居然在战机上睡觉,最终导致意外的发生。

    印度经常发生坠机事件,主要是印度斯坦航空公司自身技术不过关,不能给印度空军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与保障,不能有效维护战机,不能及时、提前发现战机存在的故障,不能及时更换质量上乘的零部件,只能让悲剧一次次发生!

    在克什米尔局势再次出现危险的对峙后,印度空军又坠毁了一架战斗机,难道是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安慰”巴基斯坦:别担心,印巴不会爆发军事冲突的,你看我空军接二连三地摔机,一个头二个大,哪有空有心情跟你打仗呀?

    《印度时报》8月9日报道称,印度国防部发言人潘德中校发布消息,表示当天凌晨,一架苏-30MKI双座战斗机在进行例行夜间训练时出了事故,坠毁在东北部的阿萨姆邦的一处水田,两名飞行员跳伞逃生,已经获救,并被送往特兹普尔的陆军医院医治。

    苏-30MKI战斗机是印度从俄罗斯引进,并在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组装生产的多用途重型战斗机,是印度目前最先进的战斗机,也是印度空军的主力装备。

    印度为了防备其北方强邻,在东北部部署了大量的部队,印度空军的东部司令部的总部就设在东北部的阿萨姆邦。但是,空军东部司令部并没有部署苏-30MKI战斗机,坠毁的这架苏-30MKI双座战斗机隶属于印度空军中央司令部的,那应该是空军进行跨战区的夜间例行训练的,并在训练中出了事故,坠毁了。印度国防部没有发布坠机的原因。

    这是印度军队2019年坠毁的第13架战机了,1月28日,空军的1架美洲虎攻击机坠毁;2月1日,空军的1架幻影2000战斗机坠毁;4月16日,海军的1架云雀Ⅲ型直升机坠毁;6月3日,空军的1架安-32运输机失踪,八天后才发现坠毁的运输机的残骸……在今年13起坠机事故中,共有22名飞行员与机组人员遇难。

    印度军队各类军机的坠毁频率与数量冠绝全球,合计多达1000多架军机坠毁,以至于形成了这种的一种奇特的现象:印军坠机不是新闻,不坠机才是大新闻。印军为何如何高频率,高数量地坠机?

    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的组装、维护、维修的水平奇差无比,几十年来从不改进,提升,是印军坠机的首要原因——印军40%的坠机事故原因是技术故障与零部件质量缺陷,因此,印度斯坦航空公司被印军讥讽为印军飞行员的首席杀手。

    另外,印度海空军飞行员的训练强度大,接近西方军事大国的训练水平,但跟西方军事大国的飞行员的素质、能力相比,印军的飞行员差了一大截,相比之下,巴基斯坦空军的飞行员的训练素质、战斗能力普遍比印度海空军的飞行员高一些,所以,近十几年来的空战,多数是印度吃了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