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里桥新建最新消息

  1. 抗战时期,大刀砍杀贴身肉搏一度成了对敌的良策,但真的有效吗
  2. 抗战时期,大刀砍杀贴身肉搏一度成了对敌的良策,但真的有效吗

    只要勇敢冲锋,同心协力,就能胜利,这是冷兵器时代延续下来作战模式的路径依赖。

    当然,你有大炮我有大刀,也是从清代中期之后面对西方船坚炮利、队形整齐而没有办法的一种宣传与动员。

    当然,你有大炮我有大刀,也是从清代中期之后面对西方船坚炮利、队形整齐而没有办法的一种宣传与动员。

    八里桥新建最新消息 - 汇30资讯


    具体到民国时期,此类观点的形成应该是抗日神剧看多了,拿着大刀的中国人没有独特的武功,也是有血有肉具体的人。

    大部分洋人的职业军队训练有素,协作有序,即使是贴身肉搏也不输给中国人,大刀队在实际作战中起不到很大的作用。在近代战场上,随着机枪大炮的广泛应用,大刀砍杀贴身肉搏这种领兵器时代的战争方式逐渐被淘汰。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八里桥战场,满清的僧格林沁的骑兵就完败于英法联军的枪炮之下,从此宣告冷兵器大规模的退出了现代化战争的舞台。再说,日军的单兵格斗能力普遍要高于中国军队。所以要说,在抗战时期大刀砍杀贴身肉搏成了对敌良策,基本不现实。

    但是在战争最为激烈的时候,刺刀见红,敌我双方短兵相接,或者徒手格斗,不失为一种战术手段,是增强我方意志,壮大我方士气的有效手段。 一是在打伏击或者阻击的时候,由于没有空中掩护力量,面临敌军空中疯狂轰炸,为了减小伤亡,我方必须混进敌人中,展开肉搏,这样就可以把敌我双方混在一起,敌人的空军就不敢随便前来轰炸。

    二是夜战的时候,悄悄摸进敌人,趁敌人疏忽,用大刀砍杀,傅作义的百灵庙大捷就是这个案例,利用风雪天气,长途奔袭,悄悄接近敌人,敌人正在熟睡,此时大刀砍杀于无形之中。 三是地形复杂,敌我双方不便于枪械的发挥,或者极端天气条件下,枪械失灵,这时就得用大刀了。

    四是在大规模战争的扫尾阶段,冲锋号响起,漫山遍野的我军冲向敌人时,为了震慑敌人,壮大我军士气,纷纷上刺刀,与敌人搏斗,这样战争就结束的很快。 五是就像很多影视剧里面那样,大刀砍杀是一种袭击日军的手段,但是又不是普遍的情况,战争最终还是要靠大规模的进攻战才能解决问题。

    向为抗击外来侵略而牺牲、奋斗的前辈英烈们致敬,这是我们的民族精神。

    特约嘉宾:一枚蜻蜓。

    特约嘉宾:一枚蜻蜓。

    分享专业知识,奉献原创精品,我是兵说,欢迎关注!

    热兵器时代,如果一支军队装备大刀,只是为了弥补装备的不足。在轻武器方面,抗战时期日军使用的步枪是三八大盖,他们一个几十人的小队就有两挺机枪和两具掷弹筒,而中国军队一百多人的队伍才一挺机枪,混的最惨的部队甚至两个人分不到一支步枪,所以这时候装备一些冷兵器很有必要。当然在这种劣势下,如果跟日军正面硬碰硬我军定然损失惨重。

    在军阀战争时期,中国军队装备了大量毛瑟手枪,这样一来弥补了中国战场近战火力的不足。而西北军就比较厉害了,直接将毛瑟手枪和大刀组合发放给士兵,组成大刀队,值得一提的是,毛瑟手枪比普通手枪威力大,有效射程可达100多米,所以大刀队讲究的是出奇制胜,适合近距离袭击敌人,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在喜峰口战役中,西北军与日军正面交战,损失惨重,最后西北军29军组织大刀队夜袭,终于获得了大胜。

    远距离作战中,日军完全是碾压中国军队的。就拿步枪来说,三八大盖射程远,训练有素的日本兵甚至可以打中700米的集群目标,300米内的目标几乎一击必中,而中国军队呢?使用汉阳造、中正式能打中两百米内的目标就很不错了。有了大刀队胜利的经验,所以中国军队普遍提倡与日军近距离交战,甚至不惜与日军展开白刃战,但是日军训练有素,在打白刃战时也比中国军队强,再加上刺刀比大刀好用得多,日军在与中国军队肉搏时也是占尽优势。

    总之,用大刀与日军贴身肉搏不是良策而是下策,一支军队如果普遍装备大刀也是其作战能力低下的表现。

    纯属扯淡,如果有刺刀,谁TM的还背笨重的大刀!

    唱了半个多世纪的《大刀进行曲》,可谓是热血沸腾: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全国爱国的同胞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咱们中国军队勇敢前进,看准那敌人,把它消灭,把它消灭。冲啊!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 ”

    让人们对手拿大刀的中国军人有深刻的印象,仿佛大刀成为了抗日救国最先进的武器。

    其实,火枪刚刚诞生并且流行的时候,因为火枪射速慢,在上子弹的时候有可能被敌人冲过来,怎么应对这种情况呢?为火枪手提供了刀剑一类的兵器用于近战。

    普法战争爆发,发明了刺刀,大大提升了各国陆军士兵的战斗力,短小的刺刀安装到枪上之后,不但减轻了士兵的负重,还让士兵打起仗来更得心应手,可以说,刺刀本身就是用来替代大刀这样冷兵器的。

    所谓“一寸短一寸险,一寸长一寸强”,这句话就不用解释了吧!二战时期安装上刺刀的步枪,甚至比人都高,二本三八大盖加上刺刀长1.78米,敢问出了青龙偃月刀,哪里还有这么长的大刀。

    据说连过武术的人,拿起大刀砍鬼子跟玩一样,这个纵横就不太了解了,我大学体育课学得是太极剑,学了一学期也没有入门,据说刀比剑还难,这个就不清楚了。

    如果真的深入学习,学得要领的话,估计也很厉害,但是练刀法绝对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而刺刀可以说,掌握几个战术要领就完事了,拼刺刀,实际上几下子就完事了,不会出现三国演义中,大战三百回事的情景。

    在抗战中,因为我国和日本都处于缺弹少药的情况,在子弹不充足的情况下,近距离冷兵器作战就成为大概率事件,据说我军在最困难的时候,人均四发子弹不到,不冲上去跟他肉搏,等着被崩啊!

    林老总曾经说过,“敢于刺刀见红的部队才是过硬的部队”,不会拼刺刀是不行的。

    但是一把大刀普遍在四斤左右,对于一个士兵来说,负重还是过高的,而且这并不表明大刀就比刺刀好用。

    (影视剧中的大刀)

    抗战时期让大刀最出名的战役,应该就是长城抗战中的喜峰口战役,二十九军重创日军,据说在喜峰口一战中,二十九军大刀队一战歼敌五千余人,日本士兵害怕大刀队,晚上睡觉的时候,会到一个自制的铁护圈,以防脑袋被砍掉。

    这把知道抗战神剧都是怎么来的了吧!

    著名作曲家麦新,热血澎湃创作了《大刀进行曲》,迅速风靡全国。

    当时上海学生唱着《大刀进行曲》走向街头募捐,要为前线战士制作大刀,看来学子拳拳爱国之心没有用对地方。

    真实的历史情况下,大刀队的核心并非大刀,而是手枪,大刀队的正式名称是手枪队。

    二十九军脱胎于西北军,冯玉祥早在1916年的时候就组建了手枪队,因为每人背一把大刀,所以被俗称为大刀队。

    当时大刀队的主要武器是以盒子炮为主,每人配备一把手枪,并且配备一定数量的子弹,手枪射击距离远,不适合远距离交战,因此中国创造性的组建了手枪队,其主要的作战思想就是出奇制胜,是世界上最早大规模使用手枪在实战中的国家。

    手枪队的主要作战职责也并非是应用于正面战场,而是偷袭!这才叫出奇制胜,手枪队对士兵的身体素质要求特别高,并且平时注重锻炼,是西北军的王牌军队。

    之所以会让一把大刀如此现眼,完全是因为西北军经费不足,手枪子弹不充足,在手枪子弹打完后就只能是肉搏了。

    当然,这种“手枪+大刀”的配置的确被西北军玩出了花样,喜峰口战役二十九军表现最好的时候,其实也是突袭。

    大刀肯定是比空手上战场要好很多,但是其根本还是部队装备的缺乏。

    当年那些募集资金的爱国学生肯定不知道,大刀队缺的其实不是大刀,而是手枪子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