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价值投资”是不断买入股票,然后持有上市公司51%的股票,接着控制自己的公司吗?你怎么看

  1. 所谓的“价值投资”是不断买入股票,然后持有上市公司51%的股票,接着控制自己的公司吗?你怎么看
  2. 所谓的“价值投资”是不断买入股票,然后持有上市公司51%的股票,接着控制自己的公司吗?你怎么看

    这个问题问的有点意思。如果照这么做的话,那么你的行为就不是价值投资,你那是在收购上市公司。还记得万科事件中的“野蛮人”定性,老姚仅仅是收购了万科的一部分股份,打算谋求万科的控制权,就被市场各方一顿老拳,打的鼻青脸肿,虽然最后是获利出局,但也从中看出,想在二级市场通过不断收购股票,获取公司51%的股份,从而成为具有绝对控制权的大股东,是十分困难的。比如有很多增持股份,基本在收购5%以下的时候,就已经触到了举牌线,以后的每一步收购,都会在严格的监管之下。如果没有这种制度保护,那岂不是有钱就是大爷。

    所谓的“价值投资”是不断买入股票,然后持有上市公司51%的股票,接着控制自己的公司吗?你怎么看 - 汇30资讯


    那么再回到题主的问题,是不是价值投资就一定要获得,上市公司的绝对控制权呢?回答当然是否定的。这里举个例子:你喜欢一个姑娘,就一定要和她结婚吗?在心里默默的爱或者是曾经有一段感情也就足够了,真不一定要海誓山盟,海枯石烂。其实价值投资在股票交易中可以解释为成长和获利。如果说得更简单一点,只要能够稳定带来收益的股票投资都属于价值投资。

    为什么有很多人会投资权重蓝筹或者是绩优白马股?就是因为这类股票能够在波动的市场中实现稳定的收益,简单说就是涨的多跌的少,总体的收益曲线是向上的,一旦你持有了这样的股票,你的投资收益是能够跑赢通胀,甚至是跑赢绝大部分市场投资产品的,那么你持有这类股票的行为就属于价值投资行为。

    至于很多人把价值投资看得很神圣,甚至认为价值投资就是应该买好股票,做好人。其实这就是拿价值来绑架道德,绑架交易。本来股票市场就是一个投资获利的平台,如果一只股票各个方面都好,但就是不赚钱,你如持有这支股票标榜自己是价值投资,你不是疯子就是傻子。

    价值投资说到底也是一种获利的投资理念。曾经拥有就好,何必在朝朝暮暮。顺应市场趋势,理清交易理念,让价值飞起来才是硬道理。

    最近点赞很少,希望各位朋友多多动动小手,您的点赞与评论就是最大的理解与支持。

    我国证券投资并非无节制的购买股份,投资者购买一家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时,需要在发生之日起3日内向证监会、交易所作出书面报告,并且需要通知上市公司给予公告。购买超过5%的股份凡是增加至5%的倍数时均需要报告。当然,不是说买了以后就能够马上卖掉的,超过5%以上的股份并不能马上卖掉,需要6个月以后才能卖,否则算作违规。购买超5%的股份以后俗称举牌。还有一点需要读者了解的,就是当一位投资者购入某股5%股份举牌以后,直系亲属或机构法人的相关账户是受到监控的。

    如果你购买了上市公司51%的股份,原则上是可以控制这家企业,成为这家企业的最大老板。因为我国上市公司实行的是同股同权的规则,也就是说同一家上市公司谁的股份越多,股东会的占比权利也就越大。如果自己愿意控制,完全可以通过董事会、股东大会来控制上市公司。

    但是在股市交易过程中,除非相当看好这家企业的发展并且对于这家企业的未来前景有所自身的规划才会寻找去控制,要不然控制过来干什么?上市公司经营的好好的被人一捣鼓还不搞乱了,经营变坏。持股那么多可以直接要约收购了。

    我是:炒股哥说,欢迎关注!不做模凌两可的分析,给你最直接的观点!以上为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推荐!

    点个赞,金钱满贯!关个注,大事不误,最新观点全抓住!分个享,转个发,留言与作者讨个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点个赞,金钱满贯!关个注,大事不误,最新观点全抓住!分个享,转个发,留言与作者讨个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主张价值投资,享有“价值投资之父”的美誉,当形成价值投资的风气,我认为这也是成熟市场的标志之一。

    先要厘清一下价值投资的思绪。作为我们市场最大的主体,势必是1.4亿的芸芸股民,如果强调所谓的价值投资与控股比例有关,您觉得对于个体能买的起上市公司百分之51以上的股票吗?显然两个概念等同的话是违背逻辑的。

    何所谓“价值投资”?

    言简意赅,会拿票!拿好票!拿的住票!

    怎么去理解这句话,我们下面从三个层面去浅析。

    拿好票是基础,是我们御剑飞行,翱翔股市的关键。我们要理性的甄别到底哪些是良驹宝马,作为伯乐要树立自己的参考标准。方法我就不多说了各有妙招,有需要可以参考我之前的文章,有具体讲到怎么构建自己的股票池。

    会拿票实际上可以理解为,选中好的标的之后一定要等到低位在积极的进场。就好比赛马场上虽然淘得了一匹黑马,但是今天黑马刚刚参加完十场比赛精疲力竭,你觉得在下场比赛他获胜的可能性大吗?显然道理都是一样的,我们要选择合适的时机,设置理想的低位,等市场受到波动回调到目标区间,到时机我们就应该像伺机等待已久的狼群一样,毫不犹疑的攻上去!

    “心急出不了热豆腐”很好的诠释了要拿的住票,当然这个时间周期是非常的长的,也是价值投资最难做到的一点。我们看看巴菲特拿着可口可乐和美国银行这些票拿了四十多年,这些都是常人说的容易但是很难做到的地方,正所谓贵在坚持的道理。

    当然我也不倡导拿个几十年,这也不太现实,要知道拿这么多年巴菲特的起始资金是非常大的,所以这么长周期的策略并不适合我们所有人。我们需要借鉴的是,一年半载的耐心还是得具备的。

    我喜欢这个问题,于是不请自来了。

    在国内很多的人的书籍和文章里,动辄就是价值投资,仿佛价值投资就是投资的法宝。只可惜很多人从一开始就弄错了一件事情,什么是投资?

    投资的基本概念是什么?投资指的是特定经济主体为了在未来可预见的时期内获得收益或是资金增值,在一定时期内向一定领域投放足够数额的资金或实物的货币等价物的经济行为。

    这话或许有些拗口,简单来说就是你买入了公司的股票,公司可以为你常年带来稳定的现金流,也就是分红。投资不是依靠着价格的波动赚钱,很可惜很多人到如今依然认为,分红就是拿自己的钱分给自己。

    比如巴菲特老爷子,从1988年买可口可乐,30年下来,可口可乐涨了10倍,股价波动收益率不到年化10%,多么尴尬的数字。但是如果算上分红,老爷子近8年每年从可口可乐拿到的钱,都超过了当初的投资。

    有了投资的基本概念,那么投机的行为也可以被确定下来,投机是在赚取价格的差价。所以不论是什么样的分析方法,从公司内部价值也好,外部形态也罢,只要是后者那么都是在投机。有人说投资就是时间拿长一点,投机就是拿短一点,那有些人炒股炒成了股东,他是不是在投资呢?显然不是!

    所以我们看到很多高喊着让你价值投资的基金和股评们,其实不过是在为他们的无能找借口,如果被套了就要目光长远,坚守未来,相信股价一定会涨上去就叫价值投资,这和守株待兔有什么区别?

    看看国内的价值投资是如何做的!

    不想说贵州茅台,说五粮液,第一大控股股东是谁,大家自己看。大股东的成本早就是0了,也就是说这些年分红都已经将所有的成本都覆盖了,每年的分红都白赚。以当年的价格购买这样的企业,谁还在乎股价的波动给你多少差价呢?更何况这些股份还不一定花了钱。

    在国内的很多人眼里,价值投资的鼻祖就是格雷厄姆,而经典之作就是巴菲特,言必称此二人。格雷厄姆让我们研究公司的内在价值,评估公司的财务状态,然后再有理有据的买入公司的股票。他认为根据价格未来会走高或者走低买入的方式是投机。

    可是事实上,他的方法也不是什么投资,只不过是有理据的投资和无脑的贝者博之间的差异罢了。要知道格雷厄姆在买入股票后,同时买入看空期权对冲风险,很可惜国内没有这种衍生品,于是很多人在谈到的时候干脆闭口不提。问题是跌50%,格雷厄姆还活着,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呢?扛到爆仓。

    谈了这么多,终于能回到问题里了。当年巴菲特起家就是用的题目中的方法,买烟蒂股。巴菲特投资了几家小公司,都破产了。后来买了伯克希尔哈斯威,这好像是一家做纺织还是什么的企业吧,快破产了。但巴菲特对这家公司改造,变成了一家保险公司。

    美国的利息很低的,保险公司为他提供了大量的现金往往都是没什么利息的。这些现金让巴菲特可以到市场上随意的逢低买入,成为股东后拥有话语权,再考虑是持有赚差价还是长期持有分红。

    在美国这是不错的模式,但是首先你得能够有充足的现金去买,同时你还得拥有进入董事会的话语权,在国内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如果在国内你这么做,你会看到懂小姐说你是门口的野蛮人,说你是冲着中国制造来的。我并不知道成为股东为什么这么不受人待见?出钱还被人瞧不起?

    前两年国内保险公司的万能险和杠杆收购,就是在重复巴菲特当年的事情,在万科事件渐渐趋于平淡的时刻,你已经看到各家保险公司退出的身影。

    在国内控股一家大的公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会受到各方面的监管。如果是一只中小盘,花钱在市场上买下来,还不如自己另开一家再做上市。

    巴菲特并不是一个纯粹的价值投资,他有着可口可乐这样经典的案例,也有伯克希尔这样控股改造的成功典范,但我们也看到很多的投机交易,比如让巴菲特当年抄底原油。

    十年了,巴菲特还拿着比亚迪,内在价值是什么我并不清楚,并没有打算控股,比亚迪也基本没什么分红。

    个人觉得,控股一家公司,改造成他想的模样,然后让它更好的发展,这并不是什么价值投资。巴菲特的这种做法,更像是在二级市场里用一级市场的方式在做天使投资,用少量的钱去做更多的事情,甚至帮助企业去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