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股票代码

  1. 为什么北方各省的人口都往南方跑?怎样才能留住北方的人口
  2. 为什么北方各省的人口都往南方跑?怎样才能留住北方的人口

    随着互联网趋势的加快,北方逐渐是人口中心,南方湿热的天气并不适合养生、作为北方人,我个人并不愿意去南方,北方的华北平原适合养生修身,南方只是暂时的工业集中地罢了,未来还是回归北方、美丽的雪花,武术的故乡!

    随着互联网趋势的加快,北方逐渐是人口中心,南方湿热的天气并不适合养生、作为北方人,我个人并不愿意去南方,北方的华北平原适合养生修身,南方只是暂时的工业集中地罢了,未来还是回归北方、美丽的雪花,武术的故乡!

    北方人口南迁,这是留不住的!

    东北

    东北湿润寒冷,不适合多季农耕。又由于资源枯竭,(例如抚顺露天煤矿早已采尽,大庆油田也进入资源枯竭期),东北的资源型工业已无优势。

    三江源股票代码 - 汇30资讯

    (抚顺露天煤矿踩空区

    资源配置优势不再,导致东北以鞍本为代表的钢铁基地风光也不再,风头被京、津、唐、沪钢铁基地和武钢、攀钢等东南部地区抢去。

    (上海宝钢;中国现代化程度最高的钢铁集团)

    长春汽车制造业也不再一花独放,中外合资的汽车制造业在东中部、西南部比比皆是。

    (上汽,2020年在全球500强企业名单上排52名,力压长春一汽的89名)

    东北造船工业的份额也逐渐被东南沿海地区夺去。

    (江南造船厂,与大连造船厂分庭抗礼

    东北飞机制造的优势也不再明显。

    (成飞歼击机生产线:成飞公司已经与沈飞公司齐名)

    人们在东北工作和生活,需要长期采暖,呼吸污染空气、耗费宝贵能源;还有出行不便、时鲜农副产品供应不足等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有效率的发展和生活有高质量。

    为了中国生态环境整体安全,东北人南退,恢复东北原始自然面貌、发展生态旅游、建设好东北国家虎豹森林公园是大趋势。

    西北

    西北少雨干旱,地下水日益枯竭,土地荒漠化、沙漠化愈发严重。

    一条黄河,已远远不能满足西北生态补水的需要,无法继续支撑西北发展工业经济和大规模农业和畜牧业。

    所以西北经济发展无后进,居民牧民收入下降是必然的。为了遏制西北生态恶化势头,限制土地草原和其它资源过度开发,集中精力植树造林防沙治沙是长期任务。富余的人口,只能南下消化。

    北方人口向南方流动,是必然的趋势。

    南方气候温和、基础设施建设完备,衣食住行更方便,更适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升级版的高科技、高智能产业。

    所以,国家把西气、西电东输;把北煤南运绝非偶然。

    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北方人口向南方流动,是一个大地区根据自然气候和资源分布差异、经济发展差异,最有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展低碳绿色经济,发展人民舒适富裕生活的科学选择。

    现在,北方富裕市民在南方买房已不是个别现象。对于年青人来说,在经济活跃多元化的南方,更容易找到工作。对中老年人来说,南方更适合他们养老。

    笔者虽然孤陋寡闻,但也知道,在四川成都平原城市经济开发区,就有所谓的“西宁城”生活圈,(有大量青海、西宁人在成都郊区购置了居家房产)

    北方人往南跑,主要是有二:

    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南移。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特别是京津唐以及东三省地区,当时我国很多重工业都布局在北方,南方是很少有一些国企的分布的。

    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这几十年时间,北方一直是我国的经济中心,比如在70年代,我国GDP排名前10的省份当中,北方仍然占了5个省份,分别是辽宁,山东,黑龙江,河北,河南。

    二是人口迁移政策的放开。

    过去在计划经济时代,你想去县城也去不了,因为你没有城里户口,在那个年代,没有户口你寸步难行,改革开放以后,允许农民进城务工,人口大迁徙拉开了序幕。

    自从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就开始慢慢向南方转移,截至目前我国经济比较强的省份上大多都是分布在南方。那么,最近几十年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其主要原因是什么?个人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政策的作用。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还是处于比较贫穷的状态,而为了改变当时经济发展落后的状况,我国推出了很多经济刺激政策。

    比如1979年7月,中央同意在广东省的深圳市,珠海汕头三市和福建省的厦门市办出口特区,到了1980年5月,中央决定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这4个出口特区改为经济特区,到了1988年4月又成立了海南经济特区,可以看出这些经济特区都是在南方,北方并没有。

    再比如到了1984年,为了进一步改革开放,我国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分别是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在这14个城市当中,南方城市占了其中8个,北方占了6个,可以看出南方的开放程度要明显比北方多一些。

    第二、南方地理位置优越。

    这种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重点发展一些外向型经济,特别是一些来料加工,在这种背景之下,南方大多沿海地区都具有良好的天然海港,这对于促进沿海地区对外贸贸易是有很大的帮助的。而且南方地区雨量充沛,能够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水源,再加上南方气候比较温暖,工作时间比较长,所以南方的生产效率相对会比南方高一些。

    第三、港澳台的带动作用。

    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港澳台地区的企业对于推动大陆经济的发展是有不可磨灭的作用,当时很多香港台湾澳门的企业纷纷到大陆设厂,这些港澳台企业在选择在哪个地方设厂的时候,肯定会优先考虑离港澳台比较近的地方,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包括珠三角,福建,浙江,上海,江苏等地区就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而这些港澳台的企业最初的时候是很少到北方投资的。

    第四、南方营商环境更好。

    在改革开放之前,包括在历史上的其他朝代,我国大多数时候实行都是计划经济,在这种情况下,政治对于经济的影响力和作用是非常大的,政治在资源配置当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但是自从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开始向市场化经济发展,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起到主导性的作用,这时候资源会向那些更高效,利润更高的地区流动。

    相对于北方来说,我国南方的营商环境要更好,南方更有经商的传统,比如现在比较著名的商帮,包括粤商、浙商、皖商这些都是南方的。相对来说,虽然北方也出过晋商,但目前晋商跟历史上顶峰的时刻已经不能同日而语。

    除了有各大商帮的带动作用之外,南方人也相对比北方更勤劳,而且更加任劳任怨,同时也更有闯劲,此外政府在市场经济当中的干预程度相对比较低,这就让市场能够充分发挥资源调配作用,所以经济活跃度会比北方好。

    怎样才能留住北方人口?一是政策,二是产业。只有产业兴旺了,才能留住人,吸引人。

    人口的流动,全世界都有,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观点认为,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只是时间问题。由于种种原因,国内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地区,人均GDP超过了二万多美元,达到了发达地区的标准;也有的地方,刚刚脱贫;各地的发展水平是有差异的,气候不同,经济、自然、人文环境也不一样。

    经济发展的不同,带来了生活水平的差异;各地区、各城市的交通、医疗、教育、公共设施等等,还有就学、就业机会的也不同;人们总是希望有更好的生活,人口会向收入更高、机会更多的地方流动,是顺理成章很正常的事;有长期的,也有季节性的流动。

    看看我们的邻居,日本、韩国等,人口向东京、首尔等地区流动,人口高度密集。

    北方也好,南方也好 ,可以结合自己的优势,发展各自的产业。

    往南方跑太正常了,无论天时地利人和南方都优于北方。南方一年四季长青,气候湿润,最冷也有绿叶,红花。都可以泰然自若地走在大街上。北方一年有半年时间是天寒地冻的,周遭环境是灰色的,非不得已不外出,冻得瑟瑟发抖。如果没有现代通讯设备,基本上人们处于信息闭塞状态。

    南方经济发达,机会多,只要肯干,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无论哪个年龄层都有发挥的余地。北方国企多,职位升迁就靠关系,或者论资排辈。年轻人展示自己的机会少。而且大多到了退休年龄基本就是居家养老。没有机会给到中老年人。

    南方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包容性很强。年轻人更愿意接受新事物,接受挑战,也喜欢走出去开眼界。老年人到了一定年纪也愿意到利于养生之地颐养天年。或者投奔子女。所以总总原因北方留不住人。

    北方要想留住人,就得加大改革力度,国家大力气投入,给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国企业,内地企业家来北方投资,吸引人才。北方资源丰富,勤劳的北方人民缺的是机会啊!

    我是王狗贼,希望咱们共同探讨这个话题,谢谢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