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山地汽车推荐店有哪些

  1. 同安海拔最高是哪里
  2. 宋元东方第一大港泉州,到底有多强大
  3. 同安海拔最高是哪里

    同安最高点为北部云顶山,海拔1175.2米。区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以西溪溺谷为中心,中低山蜿蜒于边境地带,向内陆作阶梯状分布,构成明显的向东南大开口的马蹄状地形。北部属戴云山南翼延伸的山地丘陵,由晚侏罗世火山岩构成陡峻的山体,海拔高度为700~1000米,往东南过度为丘陵和滨海台地,海拔高度递降。境内山脉纵横,丘陵起伏,河流切割断裂,地形破碎复杂,最高点为北部云顶山,海拔1175.2米,最低点为东南部新店沿海一带。主要山脉走向以北西为主。

    宋元东方第一大港泉州,到底有多强大

    宋元东方第一大港泉州,到底有多强大

    说起福建的城市,估计所有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厦门,其实论经济实力,在福建比厦门更厉害的还是泉州与福州,尤其泉州实力最强,可知名度却最低。

    其实,“低调”的泉州连续二十多年是福建经济第一,而在古代,泉州更加繁荣。

    宋元时期,泉州是当时整个东方最大的港口城市,与当时西方的亚历山大港并称,如果等量比较的话,其地位就如同现在的上海港、宁波港,乃至更甚。

    同安山地汽车推荐店有哪些 - 汇30资讯

    宋朝以前,泉州就已非常繁华

    地处福建沿海的泉州,背靠着戴云山脉,晋江从这里奔涌入海,泉州一带的海岸线曲折延绵港阔水深,是很好的天然良港。

    其实所说的“泉州港”并非单独的港口,而是泉州这个地方一系列港口群的总称,由于泉州港群非常密集,逐渐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港口城市。

    整体来说泉州有三湾十二港,像是洛阳港、永宁港、围头港等都非常出名,泉州这座城市因为港口与海上贸易的发展而兴盛起来。

    关于泉州港有海路与外界相连的记载,是南北朝时代,当时的天竺高僧拘那罗陀来华事件,那时的泉州被称作“梁安郡”,后改称南安。

    汉朝佛教传入中土之后,便不断有来自于天竺的僧侣来华弘扬佛法,而按照记载,当时绝大多数的僧众若从海上而来,都需要经过泉州地区。

    拘那罗陀来华的时候,从晋安也就是福州一带北上,最终抵达健康也就是南京,而返程的时候到达梁安也就是泉州,因为需要更换大船。

    不仅如此,隋唐乃至于更早之前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与日本等地之间的海上贸易往来,泉州也是个非常重要的中枢机构。

    虽然泉州的巅峰时代出现在宋元时期,但这并不代表此前的泉州就藉藉无名,相反,隋唐时代的泉州就已经相当发达,是东方的海上贸易重镇之一。

    从唐朝四港之一,到五代第一外贸巨埠

    原本在唐朝中前期,泉州虽然兴旺,却还没到达非常高的程度,与那时候的扬州等地相比,还是要差不少,但后来事情出现了转机。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实力大损,而西域等地被吐蕃占据,北方的商道中断,唐朝对外贸易的重心开始向东南沿海的海上丝绸之路转移。

    尤其是岭南与福建等地,而按照当时阿拉伯地理学家伊本·考尔大贝的《道程及郡国志》的相关记载,泉州与交州、广州、扬州并尊唐朝四大对外贸易港。

    并且在唐朝末期开始,泉州一带出现了专门负责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而这些在《泉州府志》等文献当中也是有明确记录的。

    五代时期,泉州港在当时东南一隅的闽国手中,因为这里与外界陆路来往不便,所以受到中原战乱的影响很小,这一时期泉州进一步快速发展,

    后晋时期,闽国被南唐实际控制,而这一时期泉州城被大规模种植刺桐树,城池也被大规模加固扩建,泉州城的规模扩大到了原本的七倍以上。

    尽管五代于中国而言,是一段非常混乱的岁月,可这一时期,却成为了泉州港奠定其后来东方最大对外贸易港口的重要时期。

    从考古发掘与文献来看,五代十国时期的泉州港,已形成了完整的外贸管理机构,并且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泉州成为了东方最大的外贸港口。

    宋元时代的泉州,比肩如今的上海纽约

    随着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国际贸易国,世界主要的大型港口也几乎都是我国的,名列前茅的就是上海港、宁波港等等。

    而宋元时的泉州,比起今天的上海,其地位还要高很多很多,当时的泉州虽然被西方人与亚历山大港并称,但两者之间的实际差距,犹如萧峰与慕容复之间的实力差距。

    宋朝极其重视海洋贸易事业,而对外贸易也是当时朝廷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这在国内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外贸的繁荣也带动了一大批巨大港口。

    北宋时期,泉州一度被更加南方靠近南洋的广州港超越,直到南宋时代,随着宋朝廷移动到东南地区,泉州开始急速崛起,最终超过广州港,成为东方第一大港。

    南宋绍兴年间,仅仅泉州与广州两地的市舶司,每年带来的净收入就占到了当时宋朝岁入的百分之五以上,这个比例已相当之高。

    泉州的繁盛,使得当地有大量的外国人定居,按照《诸蕃志》记载,明确被记录下来与泉州有贸易来往的国家,共有五十八个。

    不管是马可·波罗,还是伊本·巴那他,在他们的记载之中,对于泉州港的繁荣都无法使用具体的文字进行描述,都将泉州称作世界最大的港口与贸易中心。

    泉州在当时世界上的地位,就好像是如今上海、纽约、阿姆斯特丹、新加坡等诸多超级大港的结合体,其远洋贸易的全球枢纽地位,实在是旷古烁今。

    强大到什么程度?我只能回答它并不强大,而是强大的王朝和国家使得它很繁荣,尤其海运。至于直观对比,它繁荣时,世界上的其他大港还比较落后,除了压力山大港,如果将它比喻成上个世纪末的香港,其他港口就是当时大陆的小城吧。

    泉州,简称“鲤”,别名鲤城、刺桐城,隶属福建省,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南临台湾海峡,地处闽东山地中段和闽东南沿海丘陵平原中段。

    泉州最早开发于周秦两汉,公元260年始置东安县治,唐朝时为世界四大口岸之一,宋元时期为东方第一大港,曾有“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之盛景。唐景云二年(711年)唐睿宗时期武荣州改名泉州。

    那么宋元时期泉州有多强大呢?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宋复灭吴越,至此,泉、漳二州正式顺归宋王朝,福建全境才真正纳入宋朝版图。

    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泉州领七县:南安、晋江、同安、德化、永春、清溪、惠安。割所属莆田县、仙游县别为兴化军。

    宣和三年(1121年),泉州辖晋江、南安、同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7县。宋代澎湖已正式划归泉州,隶属晋江县管辖。

    建炎三年(1129年)十二月,南外宗正司由镇江迁置泉州。

    绍兴二年(1132年),福建提举茶盐官兼领福建市舶司。十月,移司泉州。

    乾道七年(1171年),泉州知州汪大猷在澎湖建造房屋200间,派水军长期驻守,并编管台湾户籍。

    乾道八年(1172年),毗舍耶人再犯晋江沿海,始置水澳寨(官称永宁寨),驻扎水军60名,以为防御。嘉定年间,真德秀知泉州整修,增驻水军50名,并于永宁石湖新造军房50所,额定兵员325人。

    嘉定十一年(1218年),在晋江县围头澳置宝盖寨,由宝林移120名士兵来此守卫,节制建平、清石诸屯,加强海防。

    淳祐间(1241年~1252年),泉州户口增至255758户、1329940人,为历史上第一次人口高峰,由上州升为望州。

    至元十四年(1277年),元廷在泉州设立行宣慰司,兼领行征南元帅府事。

    至元十四年(1277年),元廷在泉州设置市舶提举司。

    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二月,再设泉州行省。

    至元二十七年前后,开始在澎湖设立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等岛屿,隶属泉州路同安县。当时澎湖列岛有居民1600余人,贸易至者岁常数十艘,有“泉州外府”之称。

    延祐七年(1320年),泉州设都转运盐分司,直属户部,专掌场灶榷办盐货及批验盐商引目等事。

    从以上历史来看,宋元时期对泉州还是很重视的,毕竟泉州是重要的港口城市,有利于经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