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学习幼儿园心理辅导

儿童的心理辅导该怎么做呢

儿童的心理辅导该怎么做呢?

做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的目的就是根绝来访者的经历,给来访者科学的解释,积极应对的合理方案。心理咨询本来就是棘手的问题,做不好,分析不对,解释不清就没有效果,来访者也不会积极配合。对于儿童,难度又加大了,即便是分析的对,解释的清,儿童的认知能力有限,自我控制的能力有限,也很难配合,如果焦虑很高,就更听不进去,也就更没有效果。

做好儿童的心理辅导,让儿童听进去,改变儿童大脑的不合理认知,不单单只需要咨询师和家长配合,还要动员孩子的姑姑、姨,孩子特别喜欢的老师等人,孩子喜欢接触的人,结合孩子的症状,编写孩子喜欢的和症状有关的童话,比如怕蚂蚁的孩子,吓得不敢睡觉,不去上学,就编写蚂蚁是人类朋友,不会伤害人,帮助人等等童话知识,通过这些知识让孩子慢慢觉得蚂蚁不可怕。

儿童的的心理辅导一般主要注意的是安全感的问题!儿童没有自我保护的能力或者自我保护能力比较弱,这个时候需要父母或者主要抚养者能够给到他足够的爱、温暖、包容等等这些都是儿童能够勇敢的探索生活和世界的必备条件,而这些必备条件给儿童的心理和身体上提供了安全感!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儿童,在那样的条件下成长起来会产生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当他感到安全的时候他就可以让自己勇敢的探索这个世界,能够让自己安全的成长起来!一般3岁是儿童的一个关键期,3岁前的成长很重要,安全感也很重要!需要特别提到的儿童对于父母的依恋也属于安全感的范畴!

在学校里,经常性的孩子们来到心理咨询室找我聊天。常常听到的是:老师,其实我坐在你这里,说说话就挺好的。平时,都没有人听我说话。

现在的很多家长,因为工作的关系,和孩子的交流从作业到学习,再到考试。关心孩子的心理,了解他在学校的生活,不止是学习一个方面,

有时父母会把自己在工作上的压力和情绪转移到孩子身上,孩子就成为了发泄对象。这其实对于孩子成长都是不利的。

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对于孩子的教育和心理,应该从平等出发来进行。先了解孩子,才能理解,引导他。好的关系是一切引导的基础。

儿童时期是正处于自己性格形成和各种习惯培养的时期。对儿童时期的心理活动如果处理不当,则非但对孩子没有帮助,反而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应适时地针对性的进行引导和调适。

首先在1岁左右,孩子已经开始懂的信任,在这一阶段及时回应孩子的信任需求对孩子好的性格、行为形成有深远影响。

在孩子的”水泥期”即3一12岁,孩子的性格形成处于起步阶段,可塑性很强。家长的引导和外界环境影响是关键的。在生活中要对孩子适当鼓励交流及夸:奖。要锻炼孩子单独做一件事,通过鼓励和夸奖让孩们培养自信、开朗的性格。对于童年期的孩子来说,让他们获得各种心理体验并从中获得成长是十分必要的。

童年时期的经验对于人的一生的发展都具有极重要的作用。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情感爱好等都将在一阶段形成。因此这时要让孩子们能感受身边人的爱,并渐渐学会去爱别人,从而变的善良、有爱心、能沟通,乐助人。此外还要孩子体验快乐,体验责任,还有成功、自信、宽容、信任等,另外让孩子适当体验一些消极情感也助于他们成长。

总之,”水泥期”孩子的性格发展是最快最稳定的,家长和老师都要密切关注,为他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引导他们掌握必要的交际技巧和应对挫折的方法,安全完美地使他们渡过”水泥凝固”时期。


怎么学习幼儿园心理辅导 - 汇30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