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理论课程

美术的学习顺序

打基础。素描和色彩同步学习。老师要找好。有一定基础后加强素描线条练习,开始学习有关绘画中明暗关系、结构、空间等的理论知识,以便后期提高哈,基础一定要打好,对于后期提升很重要的。继后,加入速写,加入的时候你的观察力造型能力和线条流畅已经有小成,要不然画的效果就很那啥,或者,基础不好,在加入速写前,先画画慢写,也是注重练习线条。但个人建议尽量有了好基础再学,如虎添翼的说。再然后~设计。这个普通老师不教滴。教的只是上面我说的三项。以上说白了就是应付高考的,如果需要就考个好美院继续深造。没什么专不专业,只是我也是走的这条路,自己的一点经验哈。

美术和数学有多大关系

美术实际上包含的范围很广,除了绘画,还有雕塑、设计、摄影等范畴。

如果就美术理论来看,诸如比例之类的内容也是数学的内容,而建筑设计中的形状也是,另外无论什么设计,都需要一定的计算来保证其适用性。

不过反过来,美术对数学的作用却没有那么明显,所以数学好的人不一定美术好,反过来美术好的人不见得数学会好。

两者只能说有一定的关系。

东晋绘画的阶段特征

东晋发展得最为突出的是人物画(包括佛教人物画)和走兽画,而中国绘画中的其他各科还远未成熟,东晋顾恺之的传世作品《洛神赋图》中出现的山水只是作为人物故事画的衬景,山水画的逐步独立直到南北朝后期才趋于完成。之所以会这样,也是由于这一时期绘画的主要任务决定的--为政教服务,“是知存乎鉴戒者图画也”。这也是那时绘画的一个主要特点。

绘画形式在保留前朝的壁画、漆画、画像石和画像砖同时,出现了纸绢卷轴画,这一形式多出自士大夫画家之手,极利于收藏和流传,也成为后世伪作的最主要形式。可以说,对古画的鉴定,就是对卷轴形式的纸绢画的鉴定。

艺术处于高度发展状态。绘画领域逐渐摆脱了秦汉古拙简率的面貌,走向了成熟。帝王贵族和文人的加入使绘画价值大大提升,由政教之用转而成为贵族阶级和文人所推崇的一门艺术。

由此,绘画技法也有了根本的发展,绘画技法的精密、婉约与传神成为这一时期画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绘画技法获得巨大进步的同时绘画理论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使绘画艺术实践置于理性指导之下。

对苏轼绘画的学习心得

苏轼的绘画是深厚文学文化下的艺术创作,有别于画工之画。这对今天普遍缺乏文化文学修养的画家(吴冠中、石鲁、陆俨少、陈丹青等例外)是绝好的警示。

苏轼绘画题材多是“枯木怪石”“墨竹”“寒林”“蟹”。这与他的魏晋风韵和绘画工具枯毛笔有密切关系,这也增强了画作的写意性与抒情性,“英风劲气来逼人”。

提倡“士人画”(后来称“文人画”),标出王维为其祖师;继承以文同为代表的“湖州画派”风格,总结出“成竹在胸”“振笔直写”的构思论与创作论,自己在理论指引下自觉创作。成就很大,可惜传下来的只有《枯木怪石图》。

画家不但要创新,还要继承。这样才能有存在的必要且走得更远。今天的画家多以为自己能戛戛独造,缺乏切实继承的耐心,画作终难达到高境。

如何系统的学习绘画

1、首先先学习素描的画线,一笔下去后一条线的两头虚中间实没有断线 ,再进行排线的练习线条。

美术理论课程 - 汇30资讯


2、线条练习的差不多就可以练习单个或多个石膏像结构的建议。

3、 学习理论知识 ,知道什么是三大面五大调,近实远虚,近大远小的理论知识 ,再去临摹一些石膏体的练习。

4、临摹的差不多就开始单个石膏体的写生,组合石膏体的写生,以后进去静物的写生。



5、之后就可以学习画头像,先学习一些解刨理论知识,对头像结构有一定的认识,再去画石膏头像,也可以先临摹,画结构。在绘画过程中不断的完善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之后就可以写生头像。


以上为本人在学校学习期间的绘画过程,如果有什么不对的地放。欢迎大家进行讨论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