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学习怎么找规律

开学上初二,学习成绩一直不稳定,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提高成绩

1.学习态度。考好一次就飘了,所以下次考试就砸了。再拼命学又考好了。所以是学习态度不好,这是很要命的,因为孩子没准儿啥时候就给你整出一个幺蛾子来。中高考也不一定。

所以,提高孩子抗挫折能力、思维能力(侧重思维缜密性练习)和做题行为习惯就好。

2.学习方法。这个好办,1.学会预习;2.学会总结;3.学会复习。所谓学会,没有“高效唯一”的学习方法,因为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才是最好的。

要找到好的学习方法,需要孩子不断去改变、不断去尝试。

仅此,即可。

感谢邀请!

个人认为两方面可以考虑。

一方面是孩子自律能力的提高,我一直坚信,没有笨孩子,只有自律能力差的孩子。总有家长在抱怨自己的孩子贪玩、管不住自己,但是我们要知道在这方面对于孩子影响最大的不是学校、老师、朋友,而是家长,作为家长的我们可以反思一下,我们自己是怎样做的,每天下班除了吃饭、睡觉,我们都做了些什么?我们有没有一次又一次的学习计划、减肥计划、锻炼计划,坚持不了两天就束之高阁。孩子的自律能力,家长可以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得以改善。我本人就有切身的体会,孩子上初二下学期了,玩游戏的问题怎么也管不好自己,最后我和孩子说好,他一天不玩游戏,我一天不吸烟。这句话说完后,我戒掉了吸了近三十年的烟。孩子也坚决的戒掉了手机游戏,中考成绩可以说非常理想。

第二个方面就是孩子要有不断自我改进的能力。这方面我直接介绍一种方法吧。记录与监控的方法,就是要求孩子每天晚上睡觉前抽10-15分钟时间记录一下每天发生的每件事,不需要细节,只需要条目,比方说9:00到9:30早读背单词,10:00到11:00做了一套数学卷子,11:00-11:30休息30分钟,玩了一个小时的手机等等。从成就感、愉悦感、效果评分和信心指数等方面对每件事进行打分。只需要打分就可以了,不需要做其它任何事。我们会发现记录与监控随着时间的变化孩子内心的感受会有所变化,每个人在潜意识中都会希望每天做的每件事都能够对成就自己的最终目标起到作用。随着成就感的评分会潜移默化推动孩子不断的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等,随着效果的评分会改变孩子的学习关注方向,从简单的完成学习任务向关注学习效果转变。这种记录与监控的方法经常会用于中学生和大学生自我管理的训练课中,经常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方法甚至可以有效的帮助中度和轻度抑郁症患者逐步建立或提高信心,不需要专业人员的特别辅导,只是简单的要求他自已对每天的记录和评分进行比较就可以了。

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只有学习规律。

很多人误认为好的学习方法就是学霸的学习方法,可是,盲目的照搬学霸的学习方法却未能取得好的成绩所谓的学习方法,是在个人天赋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系列学习措施。所以,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只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且只能依靠自己的摸索和总结才能找到最有效的方法。比如著名诗人郭沫若读书是读一页撕一页,一般人若学此法,书未能读下多少,废纸能卖不少钱。

一般学习都要经历提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讲、积极请教老师心中的困惑、独立完成作业、积极主动做练习、定期或每一章节复习和总结,有必要做章节测试等。只要按照以上的方法,成绩不仅稳定而且不会很差。也就是说,只要平时下了苦,成绩绝不会亏待了自己。孩子成绩不够稳定,可能是学习方法上的问题,也可能是心态上的问题,需要认真分析,找出原因,加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