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断句停顿

如何断句停顿?

文言文中的停顿与断句有两种:一是句子与句子间的停顿,即根据标点符号来确定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停顿;一是句子中短暂的停顿,它是以词或词组为单位,根据句子的成分关系和意义关系来划分语气停顿。确定文言文停顿与断句,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

如何断句停顿 - 汇30资讯

一、一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强调语气时,一般应停顿,如“至”、“夫”、“若夫”、“盖”、“故”、“惟”等。

例:盖/大苏泛赤壁云

二、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而在古汉语中是两个单音词时,需停顿。

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三、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

例:先帝/不以/臣卑鄙

四、“也”在句子中间时,一般应停顿。

例:余闻之也/久矣

五、古代的年号、国号、官职、爵位、地名等之间一般要停顿。

例: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六、句子中有省略成分时,一般应在省略位置后或前省与后省之间停顿。

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怎样断句?

首先理解句子意思,然后根据意思断句。

若不理解句子,可以借助句子里的词性断句,主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找出动词或形容词谓语,就能区分出独立的句子,从而正确断句。

如何断句?

断句的具体方法如下:

1、弄通文意断句;

2、利用对话标志断句;

3、借助文言虚词断句;

4、找出动词 ,明确句意;

5、借助名词(代词)断句;

6、借助语法结构断句;

7、利用总分关系断句;

8、借助对比、对偶、排比、顶真等修辞断句;

9、利用对称句式。

断词断句有什么方法?

断词断句有通读全文弄懂大意,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借助特征巧妙断句,注意句式辅助断句的方法。

古文一般没有句读,断句就是在阅读时将句子分隔开使之便于理解的过程。

古书一般没有句读,所以古人很重视句读的训练。《礼记·学记》有“一年视离经辨志”的说法。郑玄注:“离经,断句绝也。”也就是给古书断句。可见断句是古代启蒙教育的第一步,也被看作是读书人的一项基本功。

阅读断句的七种方法?

  1.弄通文意断句。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如果想当然地断下去,就容易发生错断。  2.利用对话标志断句。常以“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3.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  4.找出动词 ,明确句意。古汉语中,句子多以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为中心。找出了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也就区分出独立的句子,明确了语句的意思,从而正确断句。  5.借助名词(代词)断句。一般完整的句子都有主谓宾,而主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  6.借助语法结构断句。文言语法中有一些固定结构,如:“……者,……也”、“不亦……乎”、“何……之有”,“孰与……乎”、“为……所……”、“受……于……”等,根据这些结构也可断句。  7.利用总分关系断句。文言文中常用总说分承或分说总承的写法,掌握了这个写法对断句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