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史上有“柳从颜出”之说,柳公权与颜真卿有师承关系吗

书法史上有“柳从颜出”之说,柳公权与颜真卿有师承关系吗?

柳公权书法却实有颜真卿书法的影子,一个推笔行笔,另一个是拉笔行笔,呈现出“柳骨颜筋"书法之势,从入笔笔法上看,柳的切笔笔法特多,颜的切笔圆笔尖笔入笔较多,都是纯中锋用笔,柳颜书法与欧书法相比较,从笔法上讲,就是一个出锋角度不一样而己,三者几乎相仿相似,笔法的法都是同一个法则,汉字结体规律几乎相同,都是在同一自然法则下产生的书写体。总之,书法是有法的,书法是有规律的,是永恒的,不变的,这个永恒和不变,就是书法的法,书法的规律。

颜真卿(709年~784年)今陕西西安人。

柳公权(778年至865年)今陕西耀县人。

颜真卿先后从师褚遂良、张旭、融汇篆隶魏碑之气,创出气势恢宏,体态肥满的“颜体”。

柳公权最初学习书法时,曾以王羲之的书法为范本,但效果不佳。遍寻名家后,他发现颜真卿和欧阳询的字最为精妙,于是他在吸取颜体书法艺术的基础上,创造出钢劲挺拔的“柳体”。由于柳公权的书法字形匀称,瘦而劲挺,后人又将他和颜真卿的“颜体”合称为“颜筋柳骨”。

选帖,如同拜师,拜字贴的作者为师。

初学者学楷书,选颜真卿还是柳公权?

根据我的体会,颜体和柳体楷书各有特点,颜体胖而柳体瘦:颜体丰腴饱满,而柳体瘦削骨感。对初学者尤其是少年儿童而言,颜体难度较大,所以我认为还是从柳体练起为宜,等到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再练颜体也不迟。这样你的楷体毛笔字就会有骨有肉,胖瘦兼容,既饱满悦目又苍劲有力也。

颜筋柳骨,应该是对中国书法楷书最根本最系统的总结和提炼,应该说这种说法是有根本性的,也是系统性的,经过历史的检验。其他的楷书作品,追根结底其楷书的起点都应来自这里,颜体的血肉、柳体的骨骼,这就是楷书最直接的表现。

至于初学者心如何选择,我认为各有特点,看你的字和哪种字体更像,更喜欢哪种,哪种字体风格和你的性格更相合,再去选择。

颜真卿的楷书具有庄严雄伟的气派,他用笔横轻竖重,笔力雄强而有厚度;在结构上方正茂密,方中呈圆。竖笔向中略呈弧度,刚中有柔,富有弹性感,兼以笔画重,力足中锋,更增加他那气势宏大、圆润浑厚的美感。

柳体用笔斩钉截铁,骨力遒劲,有“颜筋柳骨”之誉。世人评述此碑(《神策军碑》)“风神整峻,气度温和”,是其生平第一妙迹。

大家好,我是书法之道。颜真卿的《勤礼碑》《多宝塔》和柳公权的《玄秘塔》我都临过,亲身体会告诉我,初学楷书,一定是颜真卿的《多宝塔》。颜真卿的其他几款碑帖个性太强,不适合初学,初学还是要学共性较多的帖,尤其是笔法和结构,《多宝塔》的笔法点画丰富,变化比较多,可学的东西也比较多,《多宝塔》的字体比较中正端庄,没有太多的奇险结构,最适合初学。而且《多宝塔》的笔法来自二王,行笔流畅,非常适合往行草书过度。柳公权的笔法个色,与二王行草差别太大,很难过度。柳公权的书法最可取的是他的结构变化,临完《多宝塔》后,可以再临《玄秘塔》。

书法史上有“柳从颜出”之说,柳公权与颜真卿有师承关系吗 - 汇30资讯

书法史上有“柳从颜出”之说,柳公权与颜真卿有师承关系吗 - 汇30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