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天津泰达(津门虎)足球队解散

如何看待天津泰达(津门虎)足球队解散?

天津这样一个经济发达地区,一个堂堂直辖市,竟然在这几年间连续有两支中超球队解散,实在是令人感到不解。“暴发户”权健的解散风波可能多少还能有所预料,而国资背景的泰达队的解散就有些出人意料了,也实实在在暴露出一些严重的问题了。

泰达、苏宁、建业、力帆等等一大批球队都在这个休赛期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其中泰达和苏宁都已经或即将解散。导致这些危机的导火索其实很明确,就是足协刚出台的队名中性化政策以及近年来陆续出台的一系列的限制转会费和限制工资等措施。

转会费和工资的限制标志着足球金元时代的终结,想要在通过购买优秀球员取得好成绩的方式已经变得基本不可能实现。而中性化队名更是进一步挫伤了投资人的积极性。对于很多投资人来说,在足球方面的投资就是出于广告宣传目的。一旦这种广告价值没了,那这种投资也就变得没有意义了。讲到底,哪个投资人愿意每年在足球上白白砸几个亿又没有任何回报呢?

很多人说足协出台的这一系列政策出发点都是好的,我觉得这种说法是极其错误的。足协作为一个联赛管理机构,对于联赛外部环境进行过多干涉本身就是极其错误的行为。

前几年,随着各球队大力引进外援,中超比赛内容大幅度提升,越来越多球迷涌入球场,中超转播权一次性卖了80亿。而紧接着就是外援上场数量限制以及臭名昭著的U23事件了。这些政策降低了比赛精彩程度,球迷们慢慢走出赛场,高价购买版权转播方更是大感不值。

随后,足协又代表全部球队与耐克强行签订了一揽子赞助协议。对于中超完全不上心的耐克方面提供的球衣装备则是丑到爆,而且没有任何包装的概念,各球队失去了通过周边获得收入的机会。更需要的是,恒大、上港、国安等强队,本有机会签到更大的赞助合同以提升自己的收入,而这种机会却被足协无情剥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