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孩子喜欢科学

  1. 如何让孩子科学的戒掉网瘾,主动的去学习
  2. 如何让孩子科学的戒掉网瘾,主动的去学习

    谢邀!

    网瘾这个问题确实是很难戒的。首先分享一个我身边的真人真事。

    怎样让孩子喜欢科学 - 汇30资讯

    我的一个朋友家的孩子在中考中以全市第二名的成绩考入我市最有名分高中明珠班。身边的人没有不羡慕的。但就在还没开学的这个暑假,孩子彻底被网络游戏沦陷了。

    朋友为了奖励孩子取得的成绩,在孩子的要求下,特意安装了电脑。孩子从此爱上了王者荣耀,一发不可收拾。高考只考了200多分。最糟糕的是孩子已经网瘾成性了,什么也不想干,谁也看不起,总把自己憋在屋里,心里上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父母想了很多办法,都没能成功。最后孩子的舅舅是特种兵,把孩子带走了,一年的时间回来后孩子变成了一个硬朗、性格开朗活泼的大男孩。到底舅舅用了什么好办法呢?原来,舅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了孩子。孩子看到了舅舅执行任务,缉毒抓坏人。知道了这才是英雄、这才是荣耀。网络里虚拟的东西都是假的。

    最后孩子如愿以偿当上了特种兵。不知道这个故事有没有影响到你。

    “瘾”这个东西,极为“妖魔”。即便是成年人,烟瘾、酒瘾、赌瘾、毒瘾、刷手机成瘾,一旦沾上,多数也是很不容易戒除。

    对于沉迷网络游戏中的孩子,很多父母常常都是恨铁不成钢,常用招式不是非打即骂,就是严格禁止上网,可最终呢?不但导致孩子叛逆有加,而且几乎效果全无。

    其实,要戒除孩子网瘾,“疏”比“堵”似乎更加有效。

    记得我家孩子五年级时,偶尔也会和同学跑到网吧去打游戏。待我发现后问孩子,为什么家里有电脑还要去网吧?孩子回答“网吧效果好”。

    于是,我便立即更新了家里的电脑,同时在和孩子沟通后约法三章:但凡每天,只要是完成当日功课的前提下,都可以有一个小时的自由上网时间。

    我是这样想的,孩子去网吧,其实更多的原因是碍于同学相约,怕“失”面子;而我不说穿,又即刻更新家里电脑,就是要顺着孩子说的“网吧效果好”这句话,让他无话可说。

    毕竟,孩子年纪小,自我约束、自我选择能力都处于不成熟阶段。而在家里,多少是在父母眼皮底下,有家长监督,孩子还是会有“畏惧感”,这样,一方面满足孩子的上网诱惑,一方面避免上网过度。

    无数事实证明,面对游戏成瘾的孩子,不能期望用强制手段去达到“立即戒除”的立竿见影效果。有时候,越是强制,孩子越会背道而驰。同时,也要求父母从一举一动出发,为孩子做好表率,少一些刷手机,多一些沟通陪伴。

    总之,以引导为前提,尽量创造条件满足孩子上网的欲望,只要顺序渐进、假以时日,就一定会让孩子重新回到学习的主业。不行,请您试试。

    我是楚彧教育观察。用理性,说点教育的小道理。

    孩子沉迷网络,其实是沉迷于网络带给孩子的即时反馈感。比方说,每杀一次怪,就能涨一些经验;每练习一次技能,技能涨一些熟练度。随着时间的投入,孩子的掌控感越强,从游戏里面获得的自信心越强,就会越沉迷游戏。而在学习和生活中,这个反馈很长!你可能和孩子说,今年考试好给你买个什么什么东西,可是对孩子来讲,这是一个漫长的半个学期!

    所以,我觉得如果能给孩子设定一定的程序,让孩子像探索游戏一样探索学习,就能让孩子远离网瘾,深陷学习了。

    1.从孩子的兴趣着手,让其成为电子产品的主宰者,不要成为电子产品的傀儡。比方说,有的孩子天生对机械感兴趣的,可以从电脑硬件入手,教孩子组装电脑的技巧;有的孩子对色彩敏感,可以教孩子用软件做设计;有的孩子喜欢玩点文字的,建一个博客,做一个文学网红;有的孩子爱玩音乐的,弄个编曲软件写个歌,不定什么时候就火了。这些虽然并不是文化知识的学习,但是做成这些事情的方法,恰恰是学习文化知识的方法。方法掌握了,还怕学不好文化知识吗?

    2.给孩子的学习设置反馈回路。这因人而异!有的孩子喜欢赞美,就及时对孩子的进步进行赞美,注意必要泛泛而论说孩子你真棒,要夸的具体,比方说“宝贝,这个题你昨天不会做,今天会做了,恭喜你掌握一个新的知识点,真棒!”

    3.让孩子来主导学习。这里面有个我亲测好用的方法:示弱!“宝贝,这道题妈妈也不会做,你去上学的时候认真听讲,听不懂就问老师,弄明白之后回来教给妈妈好吗?”这个可能对于青春期叛逆的孩子不好使,但是对于低年级的孩子一拿一个准,他们因为自身的求知欲和掌控欲,往往好为人师,这个“好”就可以成为我们利用起来让他们主动去探索的点!孩子能教给你的东西越多,他就越充满了自信心和自豪感,就越想巩固这种自豪感。

    4.用结果或者目标来衡量孩子的学习效果,不要用时间。很多父母都喜欢让孩子从几点学到几点,学习两到四个小时;或者一篇课文让还读多少遍,认为这样孩子就学习好了。其实不然,时间上的约束会让孩子去“磨洋工”,因为时间的流逝是孩子不能掌控的。不如给孩子定下具体的学习效果,达到效果之后的时间让孩子自由支配。比方说,一篇课文,之前你要求他读二十遍,现在就要求他能流利、有感情的读下来就好,时间久了你会发现孩子两三遍就能流利的读一篇课文。

    5.学习的间隔让孩子休息。这里是使用了番茄工作法的原理,适当的休息可以让孩子更好的集中注意力去学习。

    家长你好,关于网瘾,我想给您分享下我的教子经验,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第一、陪伴和信任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信任是最真实的呵护。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七年前,没有育儿经验的我,以锻炼孩子独立性为由,打着爱的旗号,将从未离开父母半步的孩子送往北京小姨家,只留一步手机为伴。结果一月后归来的孩子恋上了游戏,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随着孩子王者荣耀段位的升级,我们亲子沟通的效率越来越低,再也找不回原来那个和谐的家庭氛围。为此,我学了家庭教育,到头来才发现原来病的是自己。从此,改变教育理念:真情陪伴,倍加信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静心思考,用心观察下,孩子在游戏上的兴趣点是什么,可否把游戏策划者的这种机制迁移到学习上,不行的话,那就明支持暗牵制,始终相信孩子定能回归。我的孩子就属于后者,他是喜欢游戏的挑战性和即时获得感。洞悉这一机密,我们就不动声色地实行自己的对策:稍有空闲就带其外出,减少游戏时间;以写作文为条件,换取游戏时间,启发引导发现:现实世界的真实与美好。时机成熟,直面问题,正向引导,对比、发现:虚拟世界与真实生活的优与劣,从而定位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树立信仰,让信仰成就“思想常青树”。

    第二、用一种兴趣替代另一种喜好

    得到蝴蝶的方法,重点不是怎么捕捉,而是建一座美丽的花园,吸引蝴蝶的到来。

    内心燃烧起要学习的欲望后,不要急于一步到位。换位思考,体会他真正所需。给孩子提供条件,创造环境尝试用一种兴趣替代另一种喜好。我们是喜好美术,球类,棋类,科技类,那就争取他的意见报班或陪着写生、打球、下棋,看相关节目。

    所有的叛逆都来自对束缚和限制的反抗,爱是你给的恰好是我需要的。抓住了命脉,从此有了质的转变,对游戏不再迷恋,换来的是兴趣广泛,真正会"玩"的孩子。写生逼真,作文一直受益至今,篮球乒乓球不在话下,自学魔方到六阶,象棋对弈不输爷字辈。无论是知识还是思维层面都有了一定的广度和深度。

    第三、品尝成绩带给自己的愉悦和真实成就感

    转变是个漫长的过程,父母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孩子内心的火种被燃烧后,转战学习也就水到渠成。

    想要跑好这场马拉松,就要先找平铺好脚下的跑道。每个人的心里,都藏着一个了不起的自己,只要想学,没有太晚的开始。凭借兴趣带给自己的信心,加上我们的鼓励和引导,孩子砥砺前行,品尝到成绩带来的愉悦感和那种真实的成就感后,孩子更加无悔自己的选择,六年级开始,从一个成绩平平的学子到勉强跻身理想初中,最后保送进名校高中,一路过关斩将,学习给了自己太多的馈赠,也给我们带来无数的惊喜。